第188章 太上皇的回忆

当他走进玉虚宫时,太上皇正坐在榻上,悠闲地翻阅着一本道经。看到宣帝进来,太上皇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皇儿,你怎么来了?这么着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父皇的声音温和而慈祥,带着一丝关切。

宣帝走到太上皇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父皇,儿臣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要请教您。”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努力掩饰着内心的紧张。

父皇放下手中的古籍,示意宣帝坐下。“有什么事,你就说吧。”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不知道宣帝到底遇到了什么难题。

宣帝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父皇,儿臣今日见到了赵嫣。她告诉朕,赵轩是儿臣的亲生儿子。她说要想知道真相,就来问您。太上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您真的知道这件事吗?”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太上皇的脸,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找到答案。

太上皇听了,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皇儿,这件事,父皇确实知道。”

小主,

宣帝闻言,心中一震,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疑惑。“父皇,您为什么一直都不告诉儿臣?为什么要瞒着朕?”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和委屈。

太上皇叹了口气,说道:“皇儿,你先别激动。这件事说来话长。当年,你和赵嫣情投意合,可你的身份特殊,肩负着江山社稷的重任。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父皇不得不让你隐瞒身份。后来,赵嫣有了身孕,她害怕你会因为她的身份而受到影响,所以选择离开你,回到赵家。父皇知道她的苦衷,也知道她是个重情重义的女子,所以一直都在暗中保护着她和孩子。”

宣帝听了,心中五味杂陈。他没想到,事情的背后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的秘密。“那父皇,您为什么要召见赵轩?难道您早就打算让他认祖归宗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太上皇摇了摇头,说道:“皇儿,父皇召见赵轩,是因为他在北疆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况且,他是你的长子,是我的长孙,父皇也想看看他长大后的样子。希望他能为国家效力,为百姓谋福祉。至于认祖归宗的事情,父皇还没有考虑过。毕竟,这件事关系重大,需要从长计议。”

宣帝点了点头,心中的疑惑渐渐消散。他知道,父皇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着想。“父皇,儿臣明白了。那现在,儿臣该怎么办?赵轩私造军械、私自出兵,触犯了国法,儿臣不能轻易放过他。可他又是儿臣的亲生儿子,儿臣实在不忍心看着他受苦。”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纠结。

雕花烛台上的烛光摇曳,暖黄的光晕在太上皇寝宫的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影,好似岁月在这宫墙内留下的无声痕迹。宣帝站在太上皇面前,神情虽较刚进来时放松了些许,但眉眼间仍残留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复杂情绪。

“唉,阴差阳错啊。”太上皇微微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感慨,他抬眸看向宣帝,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当初派赵轩去南疆我便问过你会不会后悔,如何?”这一句调笑,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寝宫内原本略显凝重的气氛。

宣帝的脸上闪过一丝窘迫,嘴唇微微动了动,却不知该如何回应。他满心都是这些突如其来的真相带来的冲击,哪有心思去接太上皇的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