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余人...死了三千余人,每两个百人队就有一人死亡...太多了。”
看着上面的一个个文字,林青心情沉重,刚刚热烈的情绪也渐渐低沉。
这些军卒...都是为大乾而死,也是因他而死。
若是没有他的方略谋划,这三千余人...足够西军死上许多年。
如今仅仅不到一月,便尽数殒命,而且还不是死在战场之上..
想到这儿,林青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心情沉重无以复加,脸上也写满了复杂。
短短的一行小字,道尽了西军北上以来的艰辛。
在京城时,林青与平西侯商讨具体方略时曾有过推测,
这一路上难免有所伤亡,若是将其控制在五百人之下,就算是大获成功。
但如今...足足翻了六倍,这一切的原因都要归结于路途中两次偏移方向,
即便有向导与堪舆图,这都是必不可免的,早在月余前便已料到。
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工部所提供的军械晚了那么多日,以至于西军星夜赶路。
那些军卒,都是生生跑死的。
这一幕仿佛就发生在林青眼前,他熟读史书,知道此举非强军不能为。
通常出现在立国将领的军伍之中,就如大乾立国初期,
初代镇国公率镇国军北上,步骑结合,千里奔袭草原,其中跑死军卒就足足四百!
但如今的西军,三千。
即使如今声名大噪的林青也不得不感慨,
这些世袭罔替勋贵之底蕴无法想象,难以揣度。
即便如今大乾衰弱,也能找到如此忠心耿耿的军卒。
西军,强军也。
虽然心中复杂难明,但对于接下来的战事,林青不知不觉中生出了几分信心。
有如此西军,配合靖安军辅助,此举定然功成!
身为西北本土军伍的靖安军,在林青的设想中,完全以做辅助。
真正做歼敌的军伍是西军。
一来是靖安军太少,且全部为骑兵,无法进行大兵团绞杀。
只有两军相结合,依靠西军的步卒才有希望。
二来.....西军蒙遭大难,不管是西南的流言蜚语还是即将战死的军卒,都会让西军损失惨重。
作为谋划者,林青理当相让,将此战最大一功拱手相让。
这也能使得日后平西侯府在面对朝堂攻讦时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