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青每每想到,自己人家饿得头晕眼花,去娘家借粮食时,嫂子话里话外的挤兑。周边人当病毒,生怕沾染上自家的样子,眼睛红通通。
今天是小姑生辰的好日子,可不能失态,努力的把思绪平息下来。
"好在子于是个孝顺有出息的,去年已经取了童生试,以后考上举人,也算熬出头。"
"小姑说的的,子于以后一定要多孝顺你姑奶奶。"
"娘,我省得!!"
一边听着两个聊天的刘子于,脸色认真的应了下来。
"小姑,说到子于,侄媳到是有个事想请求你帮看看,他今年也已经十六,之前担心他考试分心,还有就是我们在照县也没遇到合适人家。
到现在一直没有说亲,眼看着年岁也不小,能不能帮看看丰城这边有没有合适人家。先把他亲事定下来,也去了我和他奶一块心病。"
三人分宾客坐的厅堂椅子上,于青青说完有点忐忑的看着沈老夫人。本来她们是准备等刘子于考上秀才后再说亲。
可是刚都听说小姑还有两月就回上京,这一去几年都不会回来。明年哪怕子于考上秀才,怕是以自己和婆婆的人脉关系,也说上好人家。
自己婆婆也说过,小姑是个能干的人,要不然沈家这么家大业大,小姑父一辈子都没纳一个妾,年轻时沈家好些生意,沈老太爷都交给小姑打理。由此可见一般。
"以前你婆婆跟你,就没帮子于相看过?"
"倒是有几家提过,只是姑娘要么长相实在不般配,大多都是大字不识。"
"那子于你怎么想,想说个什么样的姑娘?"
沈老夫人沉默了下,便问刘子于,她觉得自己这个侄孙,是个挺有主意的娃,在说这说亲还是得你情我愿。所以不能凭自己的喜好来,没得到是亲家变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