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匠户入了匠籍一样,之前听张伯说过,农人农闲要服时役,修水利马路。同样匠人每年也有规定,必须服15到20天匠役,去修缮朝延工部安排的设施。
据说前朝昏君当道时,不顾匠人死活,安排增加匠役修筑宫殿,一年让服90天匠役。最可怕的是服役时没工钱,还要自带吃食。
更坑的是最后因为征不够人数,竟然被征进到最南边的城市。要知道人光从最南边到京城,走路都得三十多天。好些匠人最后要么逃了,要么服役后再也不能回来。
这些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文央更能体会到,普通百姓日子的艰难,士农工商排序,并不单是一个排位的问题。而是地位,权利,利益已经在律法上有所区别。
兄妹三人回去,一大家子听说了这个好消息,把信拿出来每人都看了一遍。
大伯母和大堂嫂自是满心欢喜,娘亲直接就红了眼睛,哑着嗓音:
"你们先坐,我去在去取些茶水点心来。"
文央见没人注意自己便跟了出去。大伯正指着上面的字,跟阿爷一一的认着,遇到不识的就问二堂哥。
"呜....呜....."
只见沈素云站在灶房,用手捂着嘴,眼泪跟断线的珠子一样。
"娘亲,不伤心,阿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回来啦!!"
"我我不伤心,嗝。。。。我是太高兴。。高兴这日子终于有盼头。嗝。。。我之前就一直想,这辈子我最大愿,把你们三姐弟养大成人。
也对得起跟你爹夫妻一场,我。。。。"
"我懂的,娘亲就是世上最好的娘亲。"
文央说着轻轻的抱着娘亲的腰,轻轻拍着她的背,想想爹去从军时,娘亲也只不过二十八九的妇人。
比她前世年纪还小,要独自养着三个小人,是承受了多少。
沈素云慢慢控制好情绪,松开文央,笑了一下,打了盆水用布巾洗了把脸:
"我没事啦!走!拿上点心我们快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