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布署后手

再说伊朗。

扎黑丹的俾路支人,情况要好很多。

无论是逊尼派宗教领袖、各政治团体,还是反对派军事组织,大都不持分离主义观点,而是在伊朗国内追求有限的政治自治和权力分享。

伊朗是什叶派国家,而绝大多数俾路支人属于逊尼派,再加上民族问题,双方冲突不断。

霍梅尼上台以后,承诺新政府将平等对待逊尼派和什叶派,双方关系好了一阵子。

两伊战争中,俾路支激进势力抬头,想趁此机会建立一个“大俾路支斯坦国”,伊朗派兵进驻扎黑丹。

意识到完全打压部落首领的政策不符合俾路支人的传统社会结构,伊朗政府遂开始转向“吸收”政策。

即通过建立各种机构并吸纳俾路支人担任部分职位,将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之中。

此外,伊朗也在大力改善俾路支地区的落后面貌,帮助这里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卫生医疗设施、学校、电力、供水和交通网络。

虽然在伊朗全国31个省份中,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还是最穷地区,但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差,沙漠、山地为主,社会结构仍然是部落式、经济形态原始化。

在伊朗的绝大多数俾路支人是具有国家认同意识的,从事分裂和恐怖活动的武装分子并不多。

所以,伊朗一般不愿意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更不会动用导弹对自己狂轰滥炸激起民族矛盾。

可是在“阿拉伯之春”之后,伊朗的俾路支武装组织像癌细胞一样扩散。

正义军成立以后,恐怖行动也不局限于俾路支斯坦省,而是渗透到了德黑兰。

美国还试图说服俾路支人与库尔德人结盟,共同对付美国不喜欢的国家。

伊朗军队采取特别行动猛打“正义军”,这些人就躲进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避风头。

后来,巴基斯坦的“俾路支解放军”也学会了这招。

长期躲在伊朗境内,有任务出勤时,再到巴基斯坦搞恐怖袭击。

在现代的地缘博弈中,俾路支地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对于美国而言,这里是其制衡俄罗斯、制裁伊朗、手掐中国的重要基地。

对于印度而言,这里的不稳定可以给老冤家巴基斯坦添堵,扰乱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

对俄罗斯和中亚内陆国而言,位于俾路支省西南部的瓜达尔港,距离全球石油运输主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很近,是个非常重要的能源出海口。

在如此错综复杂的背景下,俾路支地区毒瘤一日不除,伊巴阿三国都不得安宁,中巴经济走廊也不会太平。”

穆尼的一通话,等于是给子慕上了一堂历史课,启发很大,自己对俾路支的历史、政治了解的太少了,想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