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组学生会

常代会委员民主选举产生常代会会长一名,副会长二至三名,常代会会长和副会长组成会长团。

执委会是学生会工作执行机构,共十数个部门(每届根据情况微调),主持开展校园学术、科技、文艺、体育、实践活动以及校际、地区际和国际学生交流活动项目。执委会主席团是执委会的领导机构,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三至六人。

常代会的部门有:办公室,财务部,规章理论部,监察部,权益部,提案调研部,宣传联络部,生活服务部。

执委会的部门有:办公室,骨干培训部,宣传部,外联部,国际交流部,福利部,生活部,文艺部,文化部,体育部,学术部,实践部,发展部……

这一通下来实际就是党政分家,原来架构里面,学生会主席兼着团委副书记,是共青团的派出干部,负责管理学生会。而新的架构里面,常代会更多代表团里,代表学校,是管理者。而执委会则更多代表学生,是执行者。

新的架构把这种权责关系清晰化,一个是管事的,一个是干事的。不再像以前那样管事的也是干事的,权责不分。

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副主席林攻坚通过改革架构,分了主席陈冀的权力。实际上这就是把原来架构简单的学生会正规化,准政府化。

执委会直接面对学生,直接领导学生展开工作,确实是把陈冀架空了,使他脱离了学生群体。但是这种架空是有意义的,避免了学生会主席在其位不谋其政,耽误学生会工作,也让学生会主席从日常琐碎中摆脱出来。吸纳了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学生会的工作中来,整个学生会的战斗力都增强了。

经过学代会表决,首任执委会主席的不二人选自然就是林攻坚,同时他还兼任常代会副主席。陈冀则担任常代会主席,另外还有两名77级中文系的同学,张维和潘文明担任常代会副主席。执委会副主席的人选将在78级学生中选举产生,其他执委会骨干分子在79级新生中选拔。

这样学生会就形成了完善的晋升梯次,新生先在执委会混一年当上部长,副部长。然后下一年竞选执委会主席和副主席,再下一年竞选常代会主席和副主席,到大四基本就可以卸任学生会职务,如果得到团里认可,以后有意学生工作的,可以担任学校团委副书记,毕业后留校担任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