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长、乐寨主得知祝富贵捐赠山地给张少飞建寺庙,纷纷解囊相助。
寺庙落成后,统称为禅慧园。由于张少飞德行感召,名声远播,僧衲归心,越聚越多,盛况空前,称之为“岭南奇迹,百越稽首”。在岭南这块尚未开化的荒蛮之地,禅慧园不仅是禅慧中心,更是文风教化所在。因有张少飞的弘化,这里原始落后的民风、民俗渐渐改变。偏僻的天露山,更是成了中原岭南的文化中心。
张少飞与神秀,虽然继承的都是五祖的禅法,却各有鲜明的禅风。张少飞高扬六祖惠能顿悟成佛的大旗,提倡单刀直入,直了见性。
他认为,修行不必非要打坐观心,可以在挑水砍柴、耕田种地等日常生活当中,直接领会、体悟佛性的妙用。
而神秀更提倡传统的渐修方法,阐发的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渐禅,其修行方法主要是盘腿坐禅,凝神看静。
张少飞教导弟子们说:“教法本来只有一个宗旨,不过学法的人有南北地域上的差别;禅也只有一种,只是人们的理解有快慢之分。禅,并无顿渐,为什么称作顿渐呢?只是因了人们的天资禀赋不同,领悟的途径各异,所以有了顿悟与渐修的称谓。条条大路通长安,家家门前通长安。不管从哪条路走,也不管是快是慢,最终所到达的目的地,都是同一座长安城。”
神秀的门人,由于对张少飞不甚了解,便想当然地认为他没什么过人之处,时常出言讽刺、轻慢。
神秀听说之后,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张少飞师弟具有无师自通的超人智慧,所以能体悟到最上乘的禅法。在这一点上,我不如他。何况,我的师父五祖大师亲自将禅宗的衣钵传授给他,难道是偶然的吗?我只恨自己年迈体弱,而且路途遥远,不能亲赴岭南,当面去向张少飞师弟请教。你们年轻,应该尽早到张少飞师弟那里去参学,不要停滞在我这个地方,耽误了你们开悟见道。”
说归说,但弟子们谁肯舍弃年高德昭、学识渊博、名重天下的大宗师,去追随一个被朝廷发配的罪臣呢?
作为一个彻悟人生、心如明镜、智慧通天的禅者,神秀深深知道,虽然表面看,自己在禅林的地位大大高于张少飞,作为禅学中心,玉泉寺的人气也远远超过天露山,但是,张少飞的教法,似乎比自己更为高明。然而,张少飞究竟高在什么地方?他又不大清楚。
有一天,神秀将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志远找来,对他说道:“志远,你很聪明,又富有才智,可以代替我到天露山听法。张少飞师弟讲说的法要,你尽心记下来,等回来之后再说给我听。”
志远听说要他去天露山,非常高兴:“我还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见过张少飞师叔。听说他的禅慧园已成为了岭南闻名的道场,我也很想去见识一下。”
神秀说:“那你就去准备吧。”
志远刚要离开,神秀又嘱咐说:“志远,你要小心行事,尽量不要暴露你是从我们玉泉寺去的,省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志远郑重地点点头。望着自己最忠诚的弟子渐渐远去,神秀喃喃自语:“志远,你可要早些归来,为师等着你呢……”
志远领受师命,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得得”跑向天露山……
志远刚到天露山时,禅慧园内正在打坐的张少飞突然睁开眼,展颜一笑说:“呵呵,有一个偷听佛法的人来了。”
侍立在一旁的书记法慧跳了起来:“在哪儿,师父?我去抓他!”
张少飞像是侧耳倾听一样稍微停顿了片刻,满有把握地说道:“他眼下正走在天露山岸边,快到山门了。”
法慧撒脚就向外跑。张少飞喊住他:“法慧,你不要轻举妄动!他并无恶意。去吧,你去客堂好生接待他,既不要与他讲破,也不要告诉别人。任他在禅慧园自由来去,自由学法。”
法慧点点头。当他从方丈走到客堂的时候,志远刚好进来。志远对他合十致礼:“师兄,我是个行脚僧,仰慕张大师的高德,想在禅慧园挂单学法,不知方便与否?”
法慧会心一笑,道:“欢迎欢迎法海。我来给你安排食宿。至于学法嘛,大师的确十分高明,你可要好好听呐!”
志远说:“一定一定!”
随后的时间里,志远真的像一个行脚而来的普通禅僧一样,跟随着大家劳动、学法、修禅。他发现,张少飞的天露山顿悟禅法,与神秀大师的渐修禅法,有着根本的不同。
开始,志远与那些刚刚慕名而来的禅僧一样。是啊,大家之所以竹杖为马、草鞋为船,顶风冒雨,不远千里来依止张少飞大师,就是期盼聆听到深奥的佛法,在修行上突飞猛进,得到长足的进步。但当他们千辛万苦,真正来到天露山之后,才发现情况与他们想象的大相径庭。
张少飞身为禅慧园主人,在禅宗道场里就是佛的化身。但是,他却很少讲说佛法,也不开示禅要。每天,只是带领着弟子们辛苦劳作——开荒种田。要知道,人家禅僧抛家离舍,是为了了生脱死、成佛做祖的,而不是为了
来当农夫的!要明白,人家不远千里来投靠你,是为了发心明地、悟彻人生,绝对不是为了来当庄稼汉的!要当庄稼汉,人家还出家干什么?
以前,他们在其他寺院,师父都是严格训诫、督促他们每日做功课——除了一些必须干的杂务,全部时间都用来打坐静修。甚至,许多禅师,比如神秀大师,还要求弟子们练习“不倒单”的功夫——胁不沾席,昼夜不睡,一天十二个时辰全部用来坐禅。
现在倒好,张少飞从来不要求他们打坐,每天与在家的俗人一样,干不完的杂务活,种不完的庄稼地!长此以往,原来练就的坐禅功夫,岂不全都荒废了?所以,有一天,志远和几个新来挂单的禅僧在山野里开荒时,不约而同各找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