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1

诗曰:

萍踪浪迹入东京,行尽山林数十程。

古刹今番经劫火,中原从此动刀兵。

相国寺中重挂搭,种蔬园内且经营。

自古白云无去住,几多变化任纵横。

鲁智深翻越了几个山坡,看到一片大松林,中间有一条山路。

他沿着山路走了不到半里,抬头一看,发现一座破败的寺院。

风吹过,寺院的铃铛叮当作响。

再看山门,上面挂着一块斑驳的朱红色牌匾,写着“瓦罐之寺”四个已经模糊不清的金字。

鲁智深继续走了四五十步,经过一座石桥,又看见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寺。

他走进寺门,仔细观察,发现这座寺院虽然规模宏大,却已残破不堪:

钟楼倒塌,殿宇损毁;山门长满青苔,经书阁生满了绿色苔藓。

释迦佛像的膝盖上长出了芦芽,仿佛回到了雪山修行的日子;观世音菩萨像上缠满荆棘,好似守护香山的时候。

众多天神的塑像破损不堪,怀中被鸟雀筑了巢;帝释天的塑像倾斜,嘴里结满蜘蛛网。

方丈的房间冷清荒凉,僧寮寂静无人。

罗汉像缺了脑袋,金刚像折了手臂,连这些佛门护法也难逃劫难。

厨房变成了兔子洞,龙华台上留下了狐狸的踪迹。

鲁智深走进寺里,来到知客僧的住处,但发现大门没了,周围的墙壁也全都倒塌了。

他心里想:

“这么大的寺庙,怎么会败落到这种地步?”

他一路走到方丈前,只见满地都是燕子粪,门上锁着一把铁锁,锁上挂满了蜘蛛网。他用禅杖敲着地,大声喊道:

“过路的僧人来讨顿斋饭!”

喊了半天,没有人回应。他又走到厨房去看,发现锅也没有了,灶台也塌了。

他只好解下行李,放在墙角,然后提着禅杖到处找人。

走到厨房后面,鲁智深发现一间小屋里坐着几个老和尚,一个个面黄肌瘦。

他大声喊道:

“你们这些和尚,真是没规矩!”

“洒家叫了半天,也没人应声!”

一个和尚摇手示意他小声些,说:

“别喊了。”

鲁智深问:

“我不过是过路僧人,讨点饭吃,怎么就不行?”

老和尚叹气道:

“我们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上哪里去找饭给你吃?”

鲁智深道:

“洒家是从五台山来的僧人,粥也随便盛半碗给我就行。”

老和尚无奈道:

“你是五台山来的高僧,按理我们应该供养你,但实在没办法。”

“寺里僧人早就被赶散了,连一粒米都没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只能挨饿。”

鲁智深听了,不信道:

“胡说!这么大个寺院,怎么可能连口饭都没有?”

老和尚解释道:

“师父,你有所不知。”

“我们寺院是十方丛林,原本香火鼎盛,但后来来了一个云游和尚,带着一个道人住持。”

“他们将寺里所有财物糟蹋殆尽,还把僧人赶跑了。”

“我们几个老和尚因为年纪大走不动,只好留在这里,却没什么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