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说道:
“难得你们送我到这里,我怎么会害你们呢?”
“我们江湖中人谈话,你们不用害怕。”
“我们从不伤害做好事的人。”
“我武松可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你们尽管喝酒吧。”
“明天到了孟州,自有谢礼。”
当天夜里,武松就在张青家歇下。
第二天,武松要启程,张青却不肯放行,又挽留了三天。
期间,张青夫妻对武松盛情款待,武松因此十分感激。
按年纪来算,张青比武松大五岁,于是武松认张青为兄长。
再辞别时,张青又摆酒设宴为武松送行,将行李包裹交还,还送了十多两银子给武松,又拿出二三两散碎银子给两个公人。
武松把张青送的十两银子全部给了公人,还重新带上刑枷,贴好封皮。
张青和孙二娘一直送到门前,武松告别后,与公人一起赶赴孟州。
中午前后,他们来到城中,直接到州衙递交东平府的文书。
州尹看过文书后,收押了武松,并写好回文交给两个公人送回东平府。
随后,州尹将武松发配到牢城营。
当天,武松被押送到牢城营前,只见营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安平寨”三个大字。公人将武松带到单身房后,自己去办理交接文书,将武松正式交给牢城营收管。
武松刚到单身房时,十几个囚徒聚过来看他,对他说道:
“好汉,你刚来这里,如果包裹里有书信或银两,最好拿出来准备好。”
“一会儿差拨官人来了,可以送些给他。”
“这样,等你挨杀威棒时,他会下手轻些。”
“要是没有东西孝敬他,那就会吃苦头了。”
“我们和你一样是犯事的人,特地提醒你一声。”
“俗话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我们怕你刚来不懂规矩,所以告诉你这些。”
武松听了,说道:
“多谢各位指点。”
“我身边确实带了点东西,如果他主动问我要,我会送些给他;但若是硬要,我一文也不给。”
众囚徒听了,劝说道:
“好汉,可不能这么说!”
“古人讲:‘不怕官,只怕管。’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你还是小心些好。”
话音未落,就有人喊道:
小主,
“差拨官人来了!”
众囚徒听了,赶紧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