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6小时后,过滤糖水放入锅中熬煮,先大火熬煮 起泡转小火,并不断搅拌,熬到糖水浓稠,麦芽糖就做好了。
蜜和饴离纯粹的‘甜味’都差点距离,最初的《说文解字》里并没有‘糖’字,不但种花家古籍没有糖字,早期佛教经典也没有糖字。
佛经屡次提到佛食用的石蜜,就是糖,顾名思义,就是像石头一样的蜜。
最近似的是‘餹’。
直到北宋初年学者奉诏校订时,才增补了当时常用而原典未录的十九个字,别题为‘新附’,即我们如今见到的,饴也,从米唐声……
甘蔗和甜菜是目前世界上制糖的主要原料。我国是世界上用甘蔗制糖最早的国家之一,距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近几十年来,我国才开始用甜菜制糖。
战国时代的《楚辞》中,有以蔗浆用于祭祀的记载。到了汉代,对于甘蔗的加工提取进一步发展,东汉的糖中有沙一样口感的小颗粒,可以看作为砂糖的雏形。
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记载了以甘蔗取汁为沙糖之说。
不过,此时的蔗糖制造仍旧比较粗糙。一般仅将甘蔗汁熬煮浓缩,制造出的糖也是褐棕色的粗糖。
历史的转折在唐朝,《新唐书·摩揭陀国传》曾记载: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作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这位使节大概率就是王玄策,虽然人家一人灭一国,但本质上是外交官。”
刘彻:“摩揭陀国在何处,现在有吗?”想学。
李世民:“现在就可以去学!”不一定非等到贞观二十一年。
糖啊,甜啊,谁不喜欢。
糊糊:“唐太宗在种花家美食事业上的贡献,不止制糖法,还有葡萄酒。
汉武帝时,张骞凿通西域,满载苜蓿、葡萄、大宛马等物而归。西域的葡萄酒,随着汉帝国开拓的脚步传入中原。
那个时代的上层社会,就开始流行饮葡萄酒。只是因为稀少,葡萄被视为奇珍。
或待诏于上林,或备向于几筵。或与金母之桃同荐,或与玉屑之露同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