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会破坏药型罩已经匹配好的速度梯度,造成金属射流的堆积和断裂,这样一来,弹药的穿深就会下降,而且最麻烦的是,这种下降是随机的,变化范围非常大。”
高振东把原因解释了一遍,罗教授等人这才明白,原来还有这么个问题存在。
另外一个学生问出了一个常常有人会误会的问题:“高总工,这种熔化的金属流对断裂也这么敏感么?不是有句话叫抽刀断水水更流嘛?金属流也算是水流吧?”
还没等高振东回答,罗教授先骂上了:“滚回去看书!金属射流不是金属熔流,构成金属射流的金属,还是固体,金属本身是没有被熔化的。”
虽然觉得这位学生犯错犯得很离谱,不过高振东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多说,说什么都不合适,罗教授自己处理就好。
不过这个学生作为专业人士不该犯的这个错误,倒还真是很多行外人比较容易弄不清的,毛病就出在一般书刊对穿甲体的描述上面——“高温金属射流”,不是专业的,搁谁都得迷糊。
甚至有些二把刀的书刊,还真会把聚能破甲弹的破甲机理描述为“药型罩熔化后,形成高温金属射流”,这就更让普通人迷惑了。
罗教授骂完自己学生,转过头来和高振东继续探讨榴弹的问题:“高总工,那能不能针对反射后的爆轰波,重新进行速度梯度匹配,把这部分速度利用起来。”
高振东摇了摇头:“很难,由于预制破片或者弹丸的原因,这种反射波是带有随机性的,很难做到比较理想的匹配。”
别说这个时候了,罗教授提出的这种设想,直到高振东穿越前,也依然没有解决。
某种程度上来说,无法预料的穿深比穿深浅还要更麻烦,后者可以大力出奇迹,前者嘛,就没法投入实用了。
罗教授颇为遗憾:“那看来就只有放弃反轻装甲了?”
高振东又摇了摇头:“不用啊,还是有办法的。”
他这次摇头,让罗教授大喜过望:“高总,你有什么办法,指导我们一下。”
高振东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先给罗教授他们分析了想要在保证一定破甲能力的前提下,如何兼顾反人员:“从原理上来说,破片只要避开在药型罩微元加速装药段布设,那就能极大的避免或者削弱破片造成的反射波对破甲深度的影响。”
其实还有一种办法,但是那种办法会增加榴弹的复杂程度,同时占用装药空间,这对于35mm榴弹本不富裕的装药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那种办法高振东没提,而是选了更加简单直接的一种。
罗教授不太明白:“高主任,那你说的这个微元加速装药段,是哪一段?”
对于这种两者之间的认知差距,高振东现在也有点儿习惯了,没有露出让罗教授难堪的表情,而是给出了一个比较简单直接的办法。
“简单来说,破片的布设范围,从战斗部底部开始,其高度不能高于药型罩的锥顶。”
高振东边说边画图,罗教授一眼就看明白了,原来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