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十一月以后,你就住到我家里来,跟着在我身边向学,你以为如何?”
“老师处处为我考虑,自无不可,只是……”
宋不辞说了自己在村里开办简易学堂的事,话锋一转,“所以,不知可否请老师去我家中住下,在教导我的同时,能够对您的徒孙们,指点一二?”
杜寻文惊讶,继而百感交集,宋不辞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他听了不少,原以为那就是全部,却不想宋不辞竟还在带着同村的孩子识文断字。
再回想宋不辞连串的作为,他隐隐咂摸出,这孩子,只怕雄心不止于科举。
沉默片刻,杜寻文纠结道,“孩子有心向学本是好事,你有此心,为师亦该倾力相助,只为师现下囊中羞涩、家里拮据,怕是难以在维持生计的同时引人向学。”
“老师,若是只因生计问题,您完全不必担心,”宋不辞道,“想必您也听说了,我们村子建起了作坊,收益还算是不错。”
除了相熟的亲戚,外村人并不知道,作坊是属于宋不辞一个人的,只以为他出了主意占着大头。
杜寻文点点头,“是听说了些,能带着族亲谋求生计,你做到了我做不到的事情,非常好!”
宋不辞含笑接受杜寻文的夸赞,“正因如此,老族长和族人明白了读书识字的重要性,所以决定将作坊的收益拿出部分,在年底的时候兴建学堂,让村里的孩子们都有学上。”
“届时会聘请老师接替我给孩子们上课,族长正为老师的人选焦虑,”宋不辞面带歉意,故作可怜,“别的秀才先生多看不上我们这小村子,更看不上孩子们的天资,我只能来为难老师。”
“还请老师莫要嫌弃,帮我一帮。”
杜寻文听罢轻拍着自己的腿,只要银子到位,哪有请不来先生的,何况还是宋小神童的族兄弟,那天赋能差到哪里去?
只要消息传出去,多的是秀才先生想要去宋家村做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