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的天下,黄巾之乱虽然早过去了十多年。
不过大部分地区,仍旧是战乱不断灾荒横行。
但天子脚下的许都却一派生机勃勃。
也难怪天下有学的志士,都争先涌来此地。
更有之前曹丞相颁下求贤令。
令各地的名士趋之若鹜,纷纷赶来许都。
只为求得一语风评,好入仕为官。
此时俊杰们汇聚一处,自然就引来不少官宦世家的小姐们。
要是在这月旦评上选得良婿一枚,那可是大大的收获。
正值乱世,有才学之人最是珍贵。
那些少有才名之人,大多出身名门世家。
寒门学子却得借高枝,才能展翅翱翔。
等到了吉时,擂鼓声也是响彻而起。
几位名士悉数登上灞陵河畔的高台上。
居中一老者,须眉皆白却精神抖擞。
正是月旦评的主持,大汉评论家汝南名士许劭!
而两边的席上,各自坐着三位应邀而来的品评嘉宾。
依次为荆州名士司马徽,江东名士乔玄,弘农才俊杨修。
不多时,许劭便是杵着鸠杖站起身来。
往前走到高台中央,看着台下人头攒动的景象。
咳嗽了一声说道:“诸位!”
“老朽汝南许劭,今日重月旦评。”
“只为给数十年月旦评做一个结语。”
“只希望能有始有终,也算是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而今日所评所排,虽然不过是一家之言。”
“但只要三位嘉宾和在场士人有理有据。”
“也可当场推翻反驳,老朽绝不会固执己见。”
许劭说罢,缓缓坐回到位子上。
三位嘉宾司马徽,乔玄,杨修等也依次起身。
与下面的百姓民众做个自我介绍。
而此时在场最年轻的品评嘉宾杨修一上前
便是大袖一展,拱手向台下众人说道:
“在下杨修,今日忝为一宾,恭迎四海名士!”
一见到杨修登台,台下许多少女也是大喊道:
“杨公子!杨公子!杨公子”
许劭见状也是捻须笑道:
“素问德祖少有才名,学问过人。”
“想不到在许都居然这般受欢迎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