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芯片大战全面爆发,强势出手!

目前3G手机的销量大户,就是星逸科技。

除了刚发布的xphone3和xphone3plus,星逸科技的其他机型全都是3G手机。

3G芯片的销量大户,也是星逸科技!

除了鲲鹏902SOC之外,其他芯片也都是3G芯片。

突然集中报道国内4G即将商用,让用户都选择4G手机,让厂家都选择4G芯片……

这若不是冲着星逸科技来的,王逸都不信!

已经是阳谋了。

“已经在查了,但需要点时间!”这事一出,朱长林就安排人行动了。

王逸点点头:“不过气氛烘托到这一地步,看来4G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4G芯片也得全面布局。走,去芯片部门看看。”

不管是不是冲着星逸科技来的,王逸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有备无患。

这是他一贯的风格。

随后,王逸和朱长林一起来到芯片研发部门。

“董事长,您来了。”乔治笑着迎了上来。

“28纳米4G芯片升级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王逸开门见山。

作为重生者,明知道国内4G时代即将开始,王逸不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

相反,28纳米4G升级计划,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了!

“都搞定了。鲲鹏702的28纳米4G升级版鲲鹏706SOC,以及鲲鹏706C都已经成功流片,并开始量产。”

“鲲鹏506的28纳米4G升级版鲲鹏508SOC,以及鲲鹏508C也流片成功,由于暂时用不上,目前暂未开始量产。”

“此外,我们还把入门级的鲲鹏500SOC,也进行了28纳米4G升级,做成了鲲鹏505SOC和鲲鹏505C!和其他几款芯片一并流片,都成功了,随时可以量产。”

王逸明白了乔治的想法,这是对着高通的四个芯片系列,一一对应地布局!

这思路很好,非常好。

手机分为旗舰手机,中端手机,低端手机,入门级手机,芯片对应划分,完全匹配。

“升级后的性能怎么样?”王逸问出关键,希望不要让自己失望。

“非常强大,即便不算XOS系统的60%提升,都能压着高通同等级的芯片打,甚至越级打!”乔治信心满满:

“旗舰芯片领域,鲲鹏902SOC纸面性能比骁龙800强25%,加上XOS系统60%的提升,强85%!”

“升级后的鲲鹏706SOC,比鲲鹏702强25%,比骁龙600强35%左右,加上XOS系统60%的提升,强95%!”

“鲲鹏706SOC比骁龙600强35%?那岂不是不算XOS系统的60%加成下,都快赶上了骁龙800?“

王逸吓了一跳,骁龙800也就比骁龙600强40%!

这算是跨代的显著提升。

至于骁龙801AA比起骁龙800,也就强10%。骁龙801AB能强15%。骁龙801AC强20%左右。

反倒是骁龙805提升不俗,理论性能比骁龙800提升巨大,但实际表现就一言难尽了……

乔治点点头:“是这样的,鲲鹏706纸面性能比起骁龙800略差5%,但我们的调教比高通好,完全可以反超。可以说鲲鹏706SOC就能碾压骁龙800,再加上60%的提升,可以碾压下一代骁龙805了!”

“好,很好,非常好!”王逸都震惊了。

没想到鲲鹏702升级了28纳米工艺,主频拉高后,提升竟然这么大!

只能说乔治团队很有一套,不愧是德州仪器的老班底。

乔治团队,张潮团队的核心班底,都是德州仪器挖来的精锐打造。

然后又加入了后续招募的国内外半导体精锐,整体实力比海思强了好几个级别,比起高通团队都不差多少。

只能说德州仪器虽然放弃了移动芯片业务,但曾经的王者依旧是王者,让高通都仰望的王者。

毕竟德州仪器团队,一向用512M的主频,干高通1G的主频,还能保持领先,虐得高通都很是没脾气,只能疯狂堆参数。

本质上,就是德州仪器的这些研发人员实力强大。

王逸都感觉自己捡到宝了。

在星逸科技创业之初,就斥巨资将德州仪器的芯片研发核心精英收入麾下,是王逸做的最明智的选择!

第二个明智选择,就是引入了梁老的恩师胡老,和他的班底,打造了星逸半导体,研发出40纳米和28纳米工艺制程。

但凡这两步没走对,鲲鹏芯片现在还是PPT……

乔治继续道:“鲲鹏508SOC比鲲鹏506提升25%,比骁龙400强50%+,比骁龙600弱20%左右,但加上XOS系统60%的提升,比骁龙600强40%!”

骁龙800比骁龙600强40%,但骁龙600比骁龙400强80%!

反倒是骁龙400比骁龙200只强20%。

说白了,骁龙400是最拉胯的一代,没几个品牌用。

前世,直到明年的骁龙410性能提升了一些,才被红米2,华为、荣耀、中兴等众多品牌使用。

“鲲鹏505比鲲鹏500提升26%,和之前的鲲鹏506性能接近,比骁龙400强15%,再加上XOS系统的提升,强75%!”

“所以,咱们最差的4G芯片鲲鹏505,不算XOS的60%加成,都比骁龙400强一些,确实没有和骁龙200对标的产品,他们太弱了。40纳米的鲲鹏500都比骁龙200强不少。”

王逸哑然,乔治这是在凡尔赛呢!

究其原因也简单,高通高端芯片做得不错,中端芯片源于去年的旗舰芯片APQ8064,也很不错。

但高通的低端芯片和入门级芯片,就做得很差,甚至还不如联发科。

无他,之前的高通压根没怎么做过低端芯片,骁龙200、骁龙400系列,都是高通第一年做,自然很差劲。

等到明年,高通开始做第二代低端芯片和入门级芯片,有了经验,就会好很多。

至于星逸科技的低端芯片为什么强大?

理由简单,鲲鹏500、鲲鹏506,鲲鹏700,都是从鲲鹏702上阉割出来的,和鲲鹏702都是一样的CPU架构,只是主频高低不同,分出了差距,因此都很成功。

至于鲲鹏505,鲲鹏508,鲲鹏706,不过是上述芯片的28纳米4G升级版,自然强上加强。

“很好,乔治,你们对于40纳米3G芯片的升级,做的非常出色,非常好!”王逸给予肯定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