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举手之劳

第二天这条消息跟着“《亚洲偶像》总决赛”一起成为了新闻媒体的头条,引发了市民阶层的热议。

明明是连一首代表作都没有的歌手,就因为参加了个电视节目,竟然能酝酿出如此强大的号召力。

这样的情况即便是在追星文化早已盛行的香江,也让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同样也在这一天,新艺宝唱片和林氏影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郑伊健正式签约两家公司,今后将以影歌双栖发展的形式与广大观众和歌迷见面。

对于这个结果,到场出席的媒体并不意外。

一档《亚洲偶像》,郑伊健风头之劲不输天王。

星空卫视和新艺宝唱片、林氏影业本就是一家,肥水不流外人田。

但真正让在场媒体感到意外的是,这几家公司在发布会上宣布的两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新艺宝唱片宣布将投入千万港元巨资为郑伊健量身打造白金唱片。

这几年唱片公司用“斥资XX万”、“白金唱片”这种宣传手段,记者们见的不少,这其中的含金量有多少,大家谁也不了解。

但新艺宝唱片喊出的“千万港元”确实很吓人,这么大的数字哪怕缩个水,缩到500万也是一笔很大的投入了。

更关键的是新艺宝还在发布会上请来了唱片制作人,顾嘉辉、卢东尼、黄霑……几乎将香江如今的一线音乐制作人一网打尽,一张唱片花个1000万好像也很合理。

第二个消息,是两家公司官宣了郑伊健夺冠之后收获的一系列代言,铁达时手表、可口可乐、本田汽车、雀巢美禄热巧克力……

仅仅是歌唱节目夺冠,唱片都未发表,郑伊健已经身背10个广告代言,并且这些广告每一个都是国际性品牌。

许多记者猜度,郑伊健恐怕这一波广告代言费都要收上千万。

记者们猜的没错,冠军代言费确实有2000万之巨,可惜落到郑伊健手中的仅有200万。

分成比例高达9:1,周扒皮来了都得叫一声黑心。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且郑伊健也确实享受到了出名带来的巨大好处。

除了投资千万的个人唱片将在半年之内推出,林氏影业还承诺了未来五年内,将会为他量身打造三部电影。

为表诚意,林氏影业还为郑伊健争取到了铁达时手表1992年的宣传重点——空军篇电视广告的拍摄。

1988年,铁达时手表为了在香江打开知名度请来梅艳芳这位炙手可热的歌坛巨星担任品牌代言人,为“天长地久”系列拍摄首支电视广告。

画面开头是梅艳芳饰演的女主角在站台等待,中间闪回她与爱人的相识、相知、相爱到最后分开的过程。

故事的结尾,这位女子没有等来她的爱人,徒留一人望穿秋水。

很多人没看过这支广告,但一定听过它的广告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广告播出后,引发了无数观众的共鸣,更俘获了许多消费者的心。

之后铁达时手表又请来王杰拍摄了新广告片,依旧圈粉无数。

好的电视广告不仅是扩大了产品的影响力,也会让代言的明星跟着受益,铁达时手表和梅艳芳、王杰的合作便是成功的例子。

因而郑伊健对铁达时手表空军篇的广告拍摄也充满了期待。

新闻发布会结束,第二天郑伊健再次占据了香江娱乐媒体的头条,风头更劲,俨然不输四大天王。

即将过去的1991年,香江演唱会之父张耀荣将时下四位正当红的歌手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统称为“四大天王”。

后又有《东方日报》以一篇打油诗作为响应,歌坛“四大天王”的名号由此不胫而走,得到市民们的广泛接受。

如今郑伊健横空出世,所受的欢迎丝毫不逊色于四大天王,于是有好事的媒体送给了他一个“第五天王”的名号。

伍美珍在电话里絮絮叨叨的说了个没完,陶玉书不耐烦的打断她,问:“不要说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有没有别的事?没事就先这样。”

伍美珍隔着电话都感到一股窒息,心中暗叫一声糟糕,没想到拜年没拜明白,拜到了马腿上。

她脑子快速转动,飞快想着公司里值得林太关注的“别的事”,突然她灵光一闪。

“对了!有家英国电视台昨天联系星空卫视,说要购买《亚洲偶像》的版权。”

“哦?”

电话里传来陶玉书感兴趣的声音,伍美珍心中顿时松了口气,然后一秃噜将知道的消息全讲了出来。

联系星空卫视的电视台是英国独立电视台(ITV),它是英国最早的商业电视台,也是英国最大的综合电视台之一。

拥有英国最大的商业电视网,覆盖英国全境,是BBC最大的竞争对手。

香江如今还在英国的管辖范围内,星空卫视又是香江最火的电视节目,引起ITV的注意倒不足为奇。

不过能让这家在英国拥有广泛影响力对《亚洲偶像》的版权产生兴趣,还是让陶玉书心中产生了些许骄傲的情绪。

待伍美珍说完之后,她压下心中的高兴,沉稳道:“知道了。这件事急不来,先让星空卫视那边跟ITV接触一下,等有了进展再跟我汇报。”

“明白!”伍美珍声音清脆的回道。

“林太,再次恭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她又说。

“嗯。”陶玉书的声音轻快起来,“也祝你新年发大财!”

“哈哈!谢谢林太!”

别的祝福都可以不在意,但发财这回事,伍美珍看待的十分认真,陶玉书的祝福可以说送到了她的心坎上。

挂了电话,陶玉书回到客厅,静听林朝阳跟章艺谋的对话。

“……《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一类电影当然是有其艺术价值的,但你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欧美人对中国封建文化的窥探欲。

这种窥探欲说得直白点,其实就是低级趣味。

你现在是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如果只是为了得奖,一味的拍摄这类电影,不仅是对自身才华的巨大浪费,也是辜负了你这一身名望。”

大前年章艺谋在陶玉书的支持下,自导自演了奇幻动作电影《秦俑》,在两岸三地都收获了极佳都口碑和票房。

90年他又与杨凤良合作导演了影片《菊豆》,这部电影斩获了几个外国电影节的奖项,可惜没拿到大奖。

之后章艺谋重整旗鼓,拍摄了《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根据苏童中篇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影片再次为章艺谋斩获了殊荣。

获得了包括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外语片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等荣誉。

去年得奖之后,章艺谋又把目光放到了林朝阳早年的短篇小说《秋菊打官司》上。

多年以来,林朝阳的作品改编历来得奖率很高。

他想要再接再厉,凭借这部电影再次冲击威尼斯金狮奖。

算上《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这已经是章艺谋第三次冲击威尼斯金狮奖了,多少显得有些固执和功利心。

这两天过年,章艺谋来给林朝阳夫妻俩拜年,聊起欧洲几大电影节的风气变化,林朝阳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早几年,这些电影节在选片时向第三世界国家倾斜的程度还算正常,但这几年各大电影节的选片风气发生了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