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现出了一大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影片,这些影片的视角多集中于边缘题材和内容,叙事角度基本都是从西方视角出发,充满了对当地文化的傲慢和偏见。
“您说的有道理。不过电影节的审美品味,不是个人可以改变的……”
“不是让你们去改变,而是要警惕。长期沉溺于这种叙事风格和审美情趣之中,对你们自身也有很大的影响。
你是艺术工作者,当然要批判社会的不公和丑陋的一面,但如果只一味的批判,是不是也不太妥当?”
林朝阳的话让章艺谋陷入了沉思,然后他哈哈笑着说道:“有点说教了。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看法,不必太当真。”
他的表态让章艺谋的表情轻松了不少,然后又和陶玉书聊了些新电影的细节问题。
当初林朝阳将《秋菊打官司》改成小说,将原版电影的内容做了修改,以七十年代的社会环境。
现在章艺谋要拍成电影,又把时代和社会背景给改了过来,但主题不变,依旧是秋菊为夫讨说法六进六出衙门的故事主线。
元旦左右,电影的前期筹备工作就已经完成,开始了拍摄,章艺谋计划差不多5月中旬杀青,再留两三个月给后期制作,正好可以赶上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
前两年拍摄《秦俑》,跟香江电影剧组合作给他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执导效率大幅提升。
一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堪堪一年,在国内的电影导演中已经属于高效了。
章艺谋在林朝阳家坐了半个多小时,临走时出门,碰上了来拜年的祝伟和于华,于华手里还提着不少礼品。
“你什么时候来的燕京?”
今天大年初二,于华出现在燕京让林朝阳有些意外。
“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燕京。”
当着章艺谋的面,于华说的含糊其辞,等送走了章艺谋,进了院子,于华才跟林朝阳说了他的近况。
他在90年年底从鲁迅文学院和燕师大合办的研究生班毕业,回了嘉兴之后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顺利发表。
这部小说引起了评论界广泛的关注,受到了诸多好评。
除此之外,前年湾岛《联合报》来采访林朝阳,恰逢那时候于华请林朝阳帮忙指导修改《在细雨中呼喊》,也受到了《联合报》的报道。
那次报道让于华也在湾岛内受到了不少关注,他去年因此在湾岛出版了小说集《世事如烟》,也算是跟林朝阳沾了光,成了在湾岛小有名气的大陆作家。
可惜于华文学事业蒸蒸日上,感情生活却出了问题,去年年中的时候他和第一任妻子离了婚。
离婚之后,他跟单位请了长假来到燕京,和在鲁院时的同学陈红走到了一起。
“……前段日子我一直住在您家西院,这两天过年,我跟陈红去了趟她家。”
离婚后来到燕京,于华没地方容身,在小六部口西院胡同一待就是几个月。
听了他这一年多的经历,林朝阳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
“那以后就打算在燕京定居了?”林朝阳问。
于华犹豫着说道:“还没想好。想在燕京定居不容易,我没单位,也没房子。”
“这边随时都可以住,住多久没关系。”
于华笑着说道:“您家这院子,确实给我帮了大忙。不过总寄居在这里也不是办法,我打算年后回嘉兴,争取把手里的长篇写完。”
刚才在谈自己的近况时,于华提到了他正在创作的新长篇。
他如今正是而立之年,一个作家创作激情和才华最旺盛的时候,来燕京这几个月,新长篇的创作已经过半。
这部作品就是于华后世最为人所熟知的《活着》。
“回嘉兴?那女朋友怎么办?跟你一起回嘉兴?”林朝阳打趣着问道。
于华无奈的说道:“她是空政文工团的,走不了,我们暂时只能两地分居。”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林朝阳宽慰道。
“是,我们俩也是这么想的。等我这部新长篇写完了,再想办法调到燕京来。”
说到这里,林朝阳的眼神扫过于华那张脸,于华的笑容有些不好意思。
说了这么半天,林朝阳要再不明白于华的意思,就显得是刻意为之,不想帮忙了。
“那……我帮你问问?”
于华眼中闪过喜色,“您要是肯帮忙,那就太感谢了!”
一旁的祝伟今天是来给于华助攻的,可惜林朝阳太通情达理,于华只暗示性的提了两句,他就答应了出手相助,让祝伟没了用武之地。
但祝伟还是高兴的说道:“还是朝阳够意思!”
于华现在是名满全国的青年作家不假,不过想要跨区域调动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对林朝阳来说这件事就没那么复杂了,无非是打两个电话。
见于华满眼期待的看着自己,知道今天这事不给他点消息他肯定不放心。
林朝阳想了想,拨通了文协一把手马烽的电话。
电话接通,马烽听到是林朝阳的声音,很是高兴。
林朝阳现在在国际上的名声越来越大,时不时的就会登上国内媒体的头条新闻,引发文化界和老百姓们的热议,堪称中国文学界的头面人物。
可惜最近这几年他一直旅居香江,马烽正愁找不到机会跟林朝阳拉近距离呢,没想到林朝阳主动打来了电话。
听林朝阳讲了于华的事,马烽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了。于华怎么说也是我们国内优秀的青年作家,对他的工作安排,我们文协一定竭尽全力。”
“那就谢谢了,老马!”林朝阳说。
“嗐!咱们之间的关系,还说这些干什么。”
马烽的语气亲近,又问林朝阳:“我听说你写的那部《舌尖上的中国》在美国出版了之后可是相当受欢迎啊!”
“还不错,主要是因为之前在《纽约客》发表过,有加成作用。”
“朝阳,过分的谦虚那就是骄傲了!新闻报的那些多,你当我是深山老林里的人?
你的专栏可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销量,应该说是你给他们杂志加成才对。”
马烽态度既热情,又不谄媚,尺度拿捏的非常好,聊了好一阵才说:“年前开会,我听人文社的程早春说,你这本书国内出版交给他们了?”
“是,就这几天上市。”
马烽笑声爽朗,“好事,好事!国内的读者盼了快半年了,总算是能看看你这本书的庐山真面目了。既然出版了,那是不是得搞个座谈会啊?”
说了半天,原来是在这等着林朝阳呢!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2266/2266119/32591643.html)
www.dingdian555.cc。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