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278,朱棣:谁是成祖?爹,听我解释

苏晨:“……”

盛极而衰。

大明前面好几代打下那么雄厚的基础,被朱祁镇一人败光三大营精锐,就差亡国,差点就能赶超隋炀帝杨广。

做到几代积累毁于一旦。

朱元璋:“你跟咱说说朱见深干得事,要不咱没底。”

苏晨:“朱见深顺应人心,平反于谦冤狱,又恢复景帝帝号,赢得了朝野支持,保证了政局稳定。他倚重李贤、商辂等阁臣,斥逐佞幸,体谅民情,蠲赋省刑,考察官吏,朝中能臣汇集。”

……

他说了一大堆,事实上朱见深最让后人称道的一件事,是他成化犁庭!关于这件事后人争论极大。

朱元璋听完,起身。

“去哪?”

“去揍叫门天子,大明战神!”

朱元璋受不了,朱祁镇儿子朱见深干得两件好事,全部跟他父亲朱祁镇有关系,冤枉于谦,斩了于谦,让文官做大,又废除掉景帝朱祁玉的帝号。

洪武大帝真不清楚谁给朱祁镇的脸?朱祁玉再懦弱无刚,比他强!他撸起袖子,想要去揍,却突然想起来朱祁镇自裁了。

又走了回来,坐了下来。

朱元璋:“早知道不那么早让他自裁,咱还没打够。”

没几天。

他们把这里事情处理的差不多,全部交给于谦,朱祁玉,不管怎么说,稳定社会秩序,对老百姓总归是好的。

要不然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对老百姓而言那就是灾难,人们都说三国耗尽英雄气,可有多少人注意到三国打到后期,一路打过来死了几千万人。

老百姓就是耗材,军粮,蝼蚁。

稳定,休养生息,对老百姓才是最好的结果。

苏晨也不是为了单纯的守护朱家江山,他知道历史的潮流是滚滚向前发展,你不进步,早晚会落后挨打。

所以大明早晚会步入现代化,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自己能做自己该做的事,让百姓过得好一点。

苏晨有点期待未来,不知道自己回到未来是否步入另一个大航海时代,是否找到一个具有超凡元素的星球。

如果找到,那自己就是英灵殿最早达成这么一个成就的现代自己。

苏晨,朱元璋,朱棣等人再度聚集在一起,这一次他们又多带了人,朱祁玉,于谦,朱见深三人一起去。

朱见深是朱祁玉提议。

他们去往了没有改变命运的平行时空,下一个朝代所在的时间线,见到那位成化帝朱见深。

这一次的交流比之前自己都要好。

朱元璋,朱棣,朱高炽等人对这一代的朱见深看法不错,不像他老子,犬父虎子,中兴大明。

他们其乐融融,成化帝朱见深好奇问起自己父亲的下场。

从太祖,太祖口中得知,成化帝朱见深叹了一口气,若是他是太祖,太宗见到父亲叫门那一幕,估计能被气昏过去。

他耐心地找到自己小时候,与自己小时候交流了许多,分享了他曾经儿时的记忆,让自己小时候认朱祁玉为父亲。

小朱见深答应。

朱祁玉也喜欢朱祁镇这个儿子,觉得自己儿子要是不行,要是没了,那就扶持这孩子上位,自己让位给他,还能留下好名声。

他们看了几天,朱元璋,朱棣等人教导成化帝朱见深,指点一些事,苏晨也说起一些未来,说起了自己一些看法。

朱元璋:“原来咱大明就是被那群建奴给夺了江山。”

苏晨:“他们一连出了好几代人才。”

他对封建王朝看法都很一般,清朝前期可以,后期那真是无法形容,从乾隆愚民,闭关锁国,严重禁止外来文化传入。

至此走向落后,迎来百年屈辱史。

那段历史太过于屈辱。

要是能出个类似北魏孝文帝的皇帝,后期不至于那样。

成化帝朱见深听闻,想要做些什么,可是他已经犁庭,其他的找不到,费时费力,没有那个必要去打,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未必能找到躲起来的其他女真人。

不如好好发展,壮大起来,强大自身。

告别成化帝。

他们一行人赶往下一个皇帝的节点,在【大明战神】那个地方浪费了不少时间,朱棣,朱元璋两人觉得自己年纪挺大,不能磨蹭,他们想把大明后世看完。

这一代的皇帝又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明孝宗朱祐樘,一个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作为守成之君,他做得不错,算得上是一代明君。

朱元璋人麻了,要是没有朱祁镇,废掉大明武功,这一连七代,留给下一代,就算是出了一个类似于汉武帝,好大喜功的君王。

他也觉得很满意,出了那么多代明君,把大明搞得那么强大,那么富有,接下来不就是打!

可偏偏中间断层,冒出朱祁镇那么个奇葩。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无语。

别说是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他们同样无法接受。

他们再次教导这个后代,要以民为本,好好让百姓吃饱饭,跟他说外面有高产粮食,要推广开来,文官不听,你要狠一点。

又处理了一番。

朱元璋:“你这个,一夫一妻制?你是皇帝,你一个儿子,一个妻子,你在跟咱开玩笑?”

朱祐樘:“太祖,文官集团做大,我不太想被他们牵制住。我能做到的也仅仅是给自己妻儿最好的。”

他看向苏晨,“我想问问我的儿子如何?”

苏晨:“不错。”

朱元璋眼睛一亮。

随后,洪武一挥手道:“文官集团是吧?咱太懂该怎么处理他们,咱来帮你处理。”

朱祐樘劝说道:“太祖,朝堂不易动荡。”

朱元璋安慰道:“你放心,咱有分寸。”

朱祐樘:“……”

他们明朝皇帝熟读史书,尤其是太祖皇帝,那可叫一个狠!

朱祐樘很担心。

但这一次朱元璋带着朱棣等人没有大动干戈,没有血流成河,而是帮忙修修补补,就像是一个花匠,给朝堂上下休整一番。

朱元璋告诉朱祐樘能干就干,不能干那就对百姓好一点。

朱祐樘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君王,朱元璋眼中后代雄才大略的君王只有一个,那就是老四朱棣。

苏晨跟朱祐樘说了后世一些事。

说了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火耗归公。

前面的一条鞭法是张居正,几乎是帮助大明续命。

后面两项是雍正实施。

雍正起到一个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

虽说没有完全推广开来,但却为清朝奠定了根基。

不然清朝就是一个弱版本的大元。

他让朱祐樘看着办。

这三个法子虽然好,但想要真正实施,通过种种阻力,不是一件简单做到的事。

朱祐樘抚摸着自己的儿子朱厚照,心里有了想给自己儿子打下更好基业的想法。

这三项,自己最少要推进一项。

给自己儿子打下好基础。

他们告别明孝宗朱祐樘。

这个平行时空后面会发展成什么样,他们是管不到,只希望他们所教导出来的这几代人能干得好一些。

朱元璋经过这么多年,又见了这么多后世皇帝,他觉得没有什么不灭的王朝,把百姓生活弄好一点,

要是早这么干,这世间不会有自己。

苏晨看出他们都在纠结朱祁镇,他也觉得可以,自从朱祁镇,大明文官集团尾大不掉,后面不少大明皇帝都想要制衡文官集团,一个个全失败。

要么生病没了。

要么落水死了。

要么被太医给治死了。

死得跟开玩笑一样。

朱元璋:“下一个皇帝叫什么?”

苏晨:“明武宗朱厚照。”

一个非常有趣的皇帝,他可以说是跟朱标一样,地位稳如泰山。

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

朱元璋一听,猜测道:“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皇帝,明武,按照后世观点应该是个不错称号。”

苏晨:“这个皇帝很有意思。”

朱元璋:“走走走。”

听到苏晨这么说,朱元璋又来了兴趣,咱大明不错的皇帝有不少,就是被朱祁镇给坑了,要不然成化,明孝两帝能做得更好。

这可把朱元璋高兴坏了,自从见到朱祁镇,他就一直在心里认为大明后世皇帝不会跟朱祁镇一样抽象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老朱心态会爆炸。

一旁朱棣心里大喘气,这段时间,他不知道被自己老爹揍了多少次,全是因为朱祁镇。

他被老爹揍,他就揍太孙朱瞻基。

大哥朱标为他求情。

老大朱高炽为自己儿子朱瞻基求情。

那个奇奇怪怪的小子,好像是叫苏晨,就在不远处吃瓜,仿佛觉得他们朱家人在一起闹矛盾很有趣。

永乐朱棣要不是看在自己老爹那么喜欢,自己大哥又那么看好,他真想说道说道那个人。

下一秒,他们抵达。

朱元璋左看右看,期待自己这一代大明的皇帝,他大明虽说是出了朱祁镇这等堪比杨广的败家子,但终究后面出了不少有能力的君王。

朱标问:“老弟,这里是哪?”

永乐朱棣:“大哥,我看有点像江南。”

朱标:“老四,我没问你。我问老弟。”

永乐朱棣:“……”

他感觉自己好像成了多余的人,自己大哥被陌生人拐了。

苏晨:“这里就是江南。”

他已经看到朱元璋拔剑冲了上去,一剑一个小朋友,及时拉住自己后世皇帝朱厚照,让他没有落水。

就在这时,不知谁放箭,苏晨上去阻止,一路狂杀。

“好!”

“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