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278,朱棣:谁是成祖?爹,听我解释

朱厚照激动不已。

刚刚脱离险境,见到这么一幕,不由赞叹,他帐下竟然有如此勇士,为何之前没有注意到?

“老人家多谢了。”朱厚照对朱元璋感谢道:“我看老人家身体硬朗得很。”

朱元璋看着自己这个后代君王。

他见过这孩子,在另一个平行时空见过这孩子小时候,没有想到长大了,跟小时候性格仍然是差不多。

朱元璋:“你可知道你刚才发生了什么?”

朱厚照沉默片刻,开口道:“老人家,这个就不用你管了。”

朱元璋:“不用我来管?我是你太祖!你信不信我喊你爹过来?”

朱厚照:“?!”

老人家说着说着怎么急眼了?

“说我爹?”朱厚照心想,自己爹对自己最好,“要是你真能喊过来,我给你当场磕头。”

朱元璋看向苏晨。

苏晨摊了摊手,从另一个平行时空将朱厚照他爹娘全给带了过来。

朱厚照看着自己的爹娘,又看了看小时候的自己。

当场对着朱元璋磕头,大喊,“太祖太……爷爷!”

“咳~”

朱棣咳嗽一声,悄悄走了过来。

朱祐樘赶紧介绍道:“这是太宗太……爷爷。”

朱厚照抬起头,眼睛仿佛有小星星,他最崇拜永乐大帝当年北伐,为了打仗,他可是特意跟统一草原的小王子,真刀真枪,几十万大军打了一场。

“这是仁宗……”

朱厚照一个个磕头,自己祖宗怎么一个个全活了过来?他想不明白,但自己爹娘绝对不会骗自己。

所以不管这件事多么离谱,朱厚照他信了。

朱元璋见到这个后代如此听话,心中很是满意,喊来苏晨,询问到底是怎么个回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苏晨简单跟众人解释起这位皇帝所做的事。

看似不着调的设立豹房,打压文官集团。

又通过太监制衡文官,一步步拿到权力,又再次干死太监。

一连四次出巡,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一步步掌握军权。

朱厚照亲自领兵抵御侵扰,取得应州之战的胜利,成为最后一位御驾亲征的明朝皇帝。

朱元璋点点头,确实干得不错。

“不对啊,我看他刚刚差点落水,差点就被害死了!”

苏晨:“正德十五年九月,朱厚照在南巡时落水于清江浦,此后身体每况愈下,最终于正德十六年三月驾崩于豹房。”

朱厚照:“???”

苏晨拿出专门播放的仪器,带着朱厚照一起看,朱厚照没见过这新鲜玩意,觉得很有意思,问了很多问题。

苏晨一一作答。

历史上的朱厚照那是真聪明,对各国文化有浓厚兴趣,通晓多种语言,学得很杂。

他们一行人看完朱厚照经历概括。

朱元璋脸色发黑。

朱棣等人脸色同样不好看,他们没有想到文官集团做大危害竟然这么大。

像朱棣在世时,那可是把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据猜测是文官干的。”

“还猜测?”朱元璋气笑,“指定是那群不干正事的文官!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群文官,他们该杀!跟那些贪官,地主,商人一个样!!!”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朱厚照读了好几遍,越听越有滋味,“太祖太太……爷爷,您说得这句话怎么没有被记载下来?”

“不是咱说得,这句话来自后世。”

朱元璋跟朱厚照解释起来,说起苏晨的来历,说起平行时空地理论。

朱厚照理解得非常快,很快就明白自己的处境,好奇的询问道:“我能不能掌握那种能力?”

苏晨:“我也是机缘巧合掌握的这种能力。”

朱厚照:“你是怎么掌握的?”

苏晨说了掌握的经历。

“原来是这样。”朱厚照思考道:“要是我能被送到宋朝就好,手下有岳飞,韩世忠,我觉得自己能击败金国,收复失地,一统天下。”

“这样一来,我也能掌握那种能力。”

朱元璋急道:“太孙,你就不想想这一次发生的事?别跟文官他们过家家,你要把他们杀服,让他们畏惧你,让他们不敢再做小动作。”

朱厚照点头道:“我知道,我马上就提拔一些新兴的武勋,让他们跟我一起杀回去。”

“对了,太孙,你应州大捷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不解,“怎么才死十几个人?”

“我不知道。”

朱厚照也搞不懂情况,他感觉远不止死了那么多人,“有文官建议让我把战绩写下来,我就说我砍死了一个,然后一共死了十几个。”

朱元璋,朱棣等人齐刷刷无语。

你给你自己封威武大将军,可是其他人都知道你是皇帝,你说你仅仅杀了一个人,其他人敢报得太多?

要明白伴君如伴虎,尤其是你没有提拔新进的武勋,底下人不是特别了解你,你没有亲信,文官反而成为中间商。

文官说什么,你只能知道文官说什么。

下面人听文官一说,大多都会听。

朱厚照听到自己太祖给自己一分析,立马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好像是这么一回事,怪不得有些地方不对劲。

明武宗朱厚照玩性大,可他是真有能力,真有本事,能精通多种语言,擅长军事,懂得该怎么拿捏文官。

但他没有想过文官会那么大胆,竟然敢尝试置自己于死地。

“我以前太天真,我以后不会这样。”

朱厚照看向自己爹娘。

“放手去做。”

“嗯!”

朱厚照提拔新进武勋,重新评定那一场的战绩,他直接说自己一人打十万人,砍死了一万人。

这下,其他武将虽然觉得扯,但那是皇帝,他们一个个报出真实战绩,实际整顿过后。

具体战绩冒出。

朱厚照给苏晨看了看。

(我就说嘛,怎么可能就死了十几个人,那可是几十万人真刀真枪的干,那个草原小王子初步做到统一,那可是当年成吉思汗才能做到的事,他成为第二个做到的人。)

(只是倒霉遇到朱厚照,一战败北,把自己命给送了,从此以后,几十年不敢再犯大明。)

第一个初步统一草原的人,成吉思汗败过很多次,被早已过了巅峰时期的金国,金哀宗打败过许多次。

但当时金国已经积重难返,无力回天。

蒙古帝国联合南宋一起灭了金国。

苏晨说句实在话。

那个草原小王子太着急,不该亲征。

就算是被朱厚照打败多次,只要自己还在,国运就还在。

只能说时也命也。

朱厚照军事能力确实强悍。

在朱厚照整理好一切后,率领攻打好几次地方,打着平叛的口号,干死了不少想要干死的文官集团成员。

随后,率领大军一路北上。

抵达京城,轻而易举血洗朝堂文官集团,加强中央集权,把控军权。

不跟文官过家家的朱厚照确实有能力掀桌子。

曾经的历史上他过于天真,现在不会,专门请教关于后世的历史,得到海外高产粮食,航海贸易,新的思想文化带来新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三项政策。

朱厚照满脸惊喜道:“我以后还有这么多事可以做,我对海外一直很感兴趣,我要搞起来。”

他的手腕与能力得到朱元璋,朱棣等人的认可。

这个孩子改变态度就能将明朝发展的不错,又跟他说了后世一些事,想必能做得更好。

朱厚照:“我也想跟你们去看下一个皇帝。”

苏晨同意了。

朱元璋问,“这孩子没有孩子,又落水没了,下一个皇帝是我朱家的皇帝?”

“是。”

苏晨答,“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

“朱厚熜。”

被后来人称之为嘉靖道长,又是一位非常有意思的明朝皇帝。

他是属于那种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来。

按照兄终弟继的祖训,当上皇帝。

朱元璋:“跟咱说说他怎么样?”

苏晨:“很聪明,聪明绝顶。”

“这评价!”

朱元璋又觉得行了。

“文官集团已经不可撼动。”

朱元璋:“……”

苏晨解释道:“嘉靖在位期间,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做了一系列努力。”

“后来呢?”

“后来他躺平了。”

朱元璋:“?”

苏晨说了嘉靖所做的事,又遭遇到宫女勒脖子,差点身死。

后沉迷于修道,二十年不理朝政。

朱元璋:“???”

朱棣等人又想起来朱祁镇,全怪【叫门天子】,对大明后世影响实在太大。

“他在位干了一件事。”

苏晨看向朱棣,心中充满看乐子的想法,“他将永乐大帝太宗庙号改成明成祖。”

朱棣顿感不妙。(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