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偏财

之所以跟孙支书提张家屯古墓的事儿,也是为了探探他的口风。

长此以往与废品站点上形形色色的“民间大手子”交流取经,货郎的嗅觉可开始变得敏锐起来。

之前偶遇的几人,跟孙支书口中的路政单位学者教授,好像并不沾边。

再加上清江村的迁坟,和赵老憨家中出现的青砖。

尤其是之前收走的酒瓶,那种啤酒赵老憨绝对不舍得买。

由此推断,这两天赵老憨家里来了贵人,紧接着清江村里就出现了奇怪的路政工作者,并且是直奔迁坟地点去的。

孙支书说的确实不错,只做收破烂的营生,白瞎货郎这人了。

货郎在村里转了几圈后就离开了,但他并没走远,而是去了邻村买了袋饼子,坐在三轮车上慢悠悠啃着,一直啃到天擦黑,这才绕进了清江村后边的小路。

在这个位置,那片树林可挡不住货郎的视线了。

那些个所谓的路政工作者,连个工作灯架子都没有,起起伏伏频繁出现消失的光,分明是头灯。

学者,教授,头灯,摸黑挖坑。

怎么想,怎么不对。

想到那群人的素质,货郎知道这都是些个惹不起的主儿。

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儿子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如果能有点偏财,自然是极好的。

电动三轮车没开灯,货郎把它停到了路边,然后摸进田边的小土沟里,小心地往那片满是坑洞的空地移动着。

在离施工现场不足二十米的位置,货郎缓缓爬出土沟,伏在地上竖起耳朵偷听他们的对话。

没人说话,但不断有人呼哧呼哧从坑里爬出来,往外倒土。

至此,货郎已经确信,这群人根本就不是什么路政工作者,他们是盗墓贼!

正在货郎琢磨如何才能安全的分一杯羹时,那个熟悉的大个子的声音传了过来:

“磊哥,通了,规模不大,就一个单墓室。”

紧接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声音:

“操,我当多大活儿呢,赶紧,能拿的全拿出来,尸体别弄坏了,也拖出来。”

货郎听傻了。

这群人,尸体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