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好大一口锅

朝使虽然离开了京城,可是越来越多的外商涌入了大明。

外商之中,有的是跟随朝使,而有的本身就是地方权贵组织的商队。

有这个能力的私人团体,要么是胆子大,要钱不要命,要么就是在地方首富。

来大明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跳过明商这个中间商,从而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不过,就算如此,外商在大明的商贸活动,成本还是要比大明本地商人还要高上许多。

单就天津和京城这两处商业发达城市,大明商人可以利用银行而免去往返之间需要运送钱财的麻烦,而外商则不行。

别以为只有天津和京城有银行,就只能在两个城池之间流通。

随着商贸的发展,银行所吸收的商贾储蓄越来越多,自然有越来越多的商贾交易直接用银行转账。

就算银行没有发行银票,但聪明的商人自然会找到更加便捷的方法,那便是写信。

通过让人驻留在天津和京城,以商会为平台,收信人会在收到信之后,亲自到银行转账,得到回执单后,再让商会为见证,将信件连同回执发回去。

如此,就能完成一次远程转账。

看上去很麻烦,但实际操作并不难,而这样的方式,除了有朝廷的银行作为大明当前最大且最有信誉的机构外,商会作为衍生的信誉平台,也对商贾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筛选。

如此便也避免了是个人就能做大买卖的情况,从而限制了下海经商的风潮。

当然,也是因为如此,朝廷虽然随时能够从商会手中收回这项权力,但却没有那么做。

现在朱祁钰摊出来的蛋糕很大,足够很多人参与进来,自然而然,朱祁钰反过来限制了户部的权力膨胀。

陈循知道民间竟然利用银行的系统来操作转账,习惯性就觉得这样不好,很容易产生让商贾掌握权力后的问题。

可是,就连他也没想到,圣人竟然直接管都不管,还勒令各衙门不能干预。

这让陈循好几天饭都吃的不香了。

另一边,朱祁钰再次收到陈循的奏折,其中条例清晰的罗列了让商会充当信誉机构的各种坏处。

眼见陈循自己想是想不明白,而因为户部尚书想不明白,现在也逐渐外溢成侍郎想不明白,再这么下去,估计就要因此而开一次朝会了。

“兴安,宣户部尚书,陈循进宫。”

朱祁钰能理解这种明明知道问题,但是放着不解决,在没想通的情况下,确实让人很难受,索性就把陈循叫进宫。

比起朝会上的争论,开一场通气会更能直接且快速解决问题。

“是,陛下。”

兴安躬身,正准备出去,就被朱祁钰叫住,道:“又不是什么大事,无需大太监亲自去,让别人去就行。”

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解读,如果就这么让兴安去宣,那其他人见了,不知道又会想什么,所以多数传唤,并不会动用到兴安或者舒良这种司礼监头目。

陈循早就等着圣人的宣见,在得知太监通传之后,便马不停蹄赶到景仁宫。

入了宫,被人引到凉亭之处,陈循看到圣人,急步上前,道:“臣,拜见陛下,陛下圣体金安。”

“起来吧。”

朱祁钰坐在石椅上,招了招手,道:“陈卿坐吧。”

陈循刚一坐下,便开口道:“陛下宣臣,所为何事?”

“明知故问。”

朱祁钰轻呵了一声,道:“再不宣陈卿,怕不是陈卿就要闹到朝会上了。”

闻言,陈循没有否认,而是直接开口,道:“臣以为,银行能办到之事,无需借用商会之手。”

“什么都一把抓,真就是好事?”

朱祁钰说着,给了兴安一个眼神,继续道:“商会虽然借用了银行体系,可这也不一定是坏事,本就是为了方便商贾,陈卿能确保将其纳入银行体系之后,不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

“出现问题,那便解决问题。”

陈循抚着胡须,道:“一旦让商会借用此而做大,说不定会自建银行,到时候,问题更大?”

“大?”

朱祁钰挑了挑眉,道:“到时候,杀了便是,何来大问题?”

“让商会如此,那便与朝廷,与银行无关,朕知道,陈卿是怕商贾做大,有了财,便会开始贪权,而若是能控制财货流通,以此获取更大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