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政一言惊醒梦中人,在场的就算未曾管过钱粮之事,朝廷铸币还是有所了解的,此时听周秉政所说,更觉得元人的目的真是如唐海刚所说,确实不可答应。
周秉政话音一落,唐海刚接着说:“周尚书所言自然要防备,但臣担忧的却并不在此。”
周秉政哦的一声,道:“唐尚书有何高见?”
唐海刚转向周秉政,微微一笑,似乎毫无芥蒂,道:“周尚书有所不知,要按平常来看,元朝发行这代金券,朝廷是亏本的。”唐海刚这话一说,大家倒是都好奇起来了。
唐海刚却是不紧不慢的说:“按照元朝的政策,一两银或者一两金的代金券,可以在官府指定地方兑换一两银或者一两金,这样看起来,朝廷印制代金券是不是亏本?”众人一想是啊,这和普通的铜钱,六分铜锡的本钱,加上损耗、人工,朝廷还能赚到二成。如果代金券是足额兑换,那朝廷倒是无利可图了。
大家还没反应过来,唐海刚接着说:“元朝推行代金券已经几年时间,当初户部内也曾经有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不可行。但那元朝国师也呼温为何要强力推动代金券?说起来这代金券要是能顺利推行,好处还是很多的,比如说有助于商贸流通、税赋征缴等。但是坏处也有不少,比如避免仿造、对账、破损等。”
“抛开代金券本身的好坏不谈,如果巴日尔南下是要我朝也使用代金券,最基本的是代金券在两朝可以自由兑换的,就是说一两面值的代金券在两朝无论何地都可以兑换成一两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倒不算吃亏。所以,周尚书刚刚所说我朝能否同样可以印制代金券是关键所在。否则,元朝只要印制代金券,理论上就可以无限的攫取我朝的财富,就算他们是有限度的印制,但对于我朝来说,财富也会逐渐流失。再者,代金券还有很多麻烦,比如发生挤兑怎么办,比如如何强迫百姓使用代金券,等等。”
唐海刚虽然不懂准备金制度,但这番话浅显易懂,大家一听倒是纷纷点头。皇帝也颇为满意,总算是说了一个靠谱的猜测,还明确了应对的基本原则。为了显示对首辅的尊敬,赵世卿还是看向杜文心,问道:“首辅以为如何?”
杜文心面无表情,道:“唐尚书言之有理,但那巴日尔尚未说明来意,代金券之事也是一种猜测,我们无论怎么议论都是徒劳,何不等他禀明来意,届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皇帝一想也是,刚想说话,杜文心却接着说:“唐尚书对元朝事务颇为熟稔,臣提议唐尚书参与巴日尔的接待。”
贡赋之事本就涉及户部,赵世卿也想唐海刚尽早参与进来,倒也不反对,只是这杜文心也太护短了,唐海刚不就是呛了周秉政一句,抢了风头嘛,何必如此,完全不是当朝宰相应有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