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从魏鸿儒当了院长之后,西门盛渐渐与魏鸿儒断了来往,很久不再联系他了。
为什么呢?这缘于魏鸿儒轰动全国的一起官司。
魏鸿儒当上院长不久,被一纸诉状告到了法院。
告状人,是河东省的一位农民卞某。
诉状中称,在魏鸿儒还是副院长时,在一期《鉴宝》栏目现场,魏鸿儒担任鉴宝专家。卞某将家中珍藏的一幅乾隆皇帝的《嵩山汉柏图》拿去想一辨真伪。
当时,拿着家里宝贝去鉴宝的人很多,在电视台的院子里排起了长龙,专家要先海选之后,才能上电视制作成一期节目。
看了卞某的这幅画,魏鸿儒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个需要仔细分辨,才能分出真品与赝品。现在这里乱糟糟的,无法静下心来,洞察秋毫。最后,他还告诉了卞某自己的手机号码,说如果有意愿,可以提前联系一下,晚上到魏鸿儒住的酒店里,他倒是愿意帮着鉴出真伪。
于是,晚上卞某如约前往。经过魏的仔细鉴定,说是赝品,只是模仿得很真,从仿品的角度说,也算是个“老东西”,最多也就值个四五万元。
卞某很失望。魏某热情地说,自己常年鉴宝,认识这方面收藏的人不少,如果有意出手,他倒是可以相助。于是,卞某留下了电话号码。
过了一个星期,魏给卞某打电话,说,有个朋友李某喜欢收藏乾隆的作品,由于喜欢,哪怕是仿品,也愿意拥有,问卞某是否有见一见的意向。
卞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带着这幅画,与魏鸿儒、李某见了面,最后以16万成交。这已远远超出卞某的预期,他专门拿出两千元对魏的牵线搭桥表示感谢。
可是,仅仅一年后,围绕这幅画,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