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越聊越起劲,情节框架逐渐成形:董无双饰演的角色为了租房,不得不装出一副“有钱人”的模样,却因穿着打扮露馅,引发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误会。房东大妈则由杨乐饰演,是个机智又有些刻薄的角色,最后却因为自己的儿子也在外地打拼,决定网开一面,让观众感受到一点人情味。
排练过程中,问题接踵而至。董无双发现,喜剧的节奏和悲情戏完全不同,稍微拖沓就显得尴尬,反应慢了笑点也会全无。他一次次尝试用不同的语气和表情去表现角色的慌张和无奈,却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无双,你的表情不够夸张!”杨乐看不过去,站起来给他演示,“你得这样,眼睛瞪大一点,嘴角抿紧,再来个小动作,比如挠头、摸脸,让观众看到你心虚。”
董无双模仿着他的动作,却不禁皱眉,“这样不会太假了吗?我怕观众觉得刻意。”
“哎,你错了!喜剧就是要夸张,越是出乎意料,观众笑得越开心。你就放心大胆地演,别怕过火!”杨乐自信满满地说道。
经过无数次调整和修改,小品终于排练成型。董无双站在镜子前,试着带入角色,口中喃喃自语:“我是个有钱人,我要自信。”可越说越觉得好笑,他忍不住笑出声,又赶紧憋住,暗自提醒自己要专注。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站在舞台中央,观众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他身上。
这种画面让他既兴奋又紧张。他知道,小品虽然只是个小舞台上的尝试,但它很可能是自己突破困境的第一步。他渴望观众的笑声,更渴望从中找回属于自己的表演节奏。
周末的演出很快到来。虽然只是一个社区里的文艺汇演,但董无双依旧感到肩上的压力。他穿着那套用借来的钱买的“富二代”服装,站在后台深吸几口气,对杨乐低声说:“如果待会儿冷场,你得想办法救我啊。”
杨乐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放心吧,有我在,不会让你栽的!”
舞台上灯光亮起,观众席渐渐安静下来。董无双缓缓走上舞台,脸上带着一抹略显僵硬的微笑,心脏怦怦直跳。小品的第一幕是他的独角戏,他必须一个人撑起开头的节奏。
“哎哟,这房租太贵了!我一个月工资不吃不喝还不够!”他的声音微微颤抖,但语气中夹杂的抱怨让观众发出了几声低笑。他抓住这点反应,开始投入更多情感,语调逐渐夸张起来:“可是没办法啊!为了追梦,我只能忍了!”
随着情节推进,杨乐饰演的房东大妈登场,他一出场便用夸张的表情和语调引爆了全场笑声。两人一搭一唱,将租房小剧演绎得生动又有趣,观众的掌声和笑声不断。
演出结束后的那个晚上,董无双回到家,倚在沙发上,脑子里依旧回荡着观众的掌声和笑声。这种感觉像是一阵暖流,让他有些飘飘然,也有些不真实。他不是第一次站在台上,但这是头一次,观众为他而笑,为他而鼓掌,仿佛那些日复一日的琐碎努力终于有了回应。
“无双哥!”杨乐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兴奋地说道:“我早就说了吧?你搞喜剧绝对行!今晚简直炸了场子!”
董无双接过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目光却停在地板的一角,似乎还在思索。他喃喃道:“乐子,笑声确实是有了,可我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像是……少了点灵魂。”
杨乐愣了一下,挠了挠头,“灵魂?你别搞这么深奥好吧,小品不就是逗乐子嘛,观众乐了,任务不就完成了吗?”
“不一样。”董无双抬头望着他,眼神认真,“笑声只是结果,可我希望他们记住的不仅是笑,还有我扮演的角色,和我想表达的东西。”
杨乐撇了撇嘴,“行吧,艺术家,你继续深刻。我呢,负责帮你喝茶。来,干杯!”说完,他一口气将手中的茶喝得干干净净。
董无双无奈地笑了笑,却没有再继续争辩。他知道,自己追求的路不可能一下子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他抬起手,从茶几旁拿起了一些零散的道具盒子,翻找了一会儿,掏出几个泛着金属光泽的小球。这些是他早年练习表演时用来练手的道具,后来被遗忘在了角落里。
“球?你要干嘛?”杨乐一脸疑惑地盯着他手中的东西。
“试试。”董无双捏着球的手微微用力,指尖感受着金属的重量,像是触碰到了久违的老朋友。他站起身,缓缓将一个球抛向空中,然后迅速用另一只手接住,再抛第二个、第三个。球在空中画出了一条条流畅的弧线。
“哟,杂耍呢!”杨乐兴奋地拍手,“你还会这个?厉害啊!”
“刚学的时候,为了锻炼手眼协调。”董无双的声音淡淡的,语气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怀念,“后来觉得没用,就扔下了。现在想想,这种东西也许能给表演加点彩头。”
“加彩头?你是说用这些球演喜剧?”杨乐挑眉,有些好奇地问,“怎么演?单靠抛接球能逗笑?”
“单靠当然不行。”董无双将球重新放回盒子,嘴角微微上扬,“但如果加入剧情呢?比如一个特别骄傲的街头艺人,试图用高难度的表演来证明自己,但却总是失手,最后不得不变着法子圆场。”
杨乐立刻接上话,“哈哈,这主意不错!你可以故意让球掉地上,然后假装镇定地捡起来,再来个更夸张的动作。观众肯定乐疯了!”
董无双点点头,“是这个思路,但还得设计具体点。要让观众觉得我的失误是有趣的,而不是单纯地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