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他几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练习那些小球的抛接技巧,同时试图将它们融入表演的情境中。每一次抛球的失误,他都会停下来,思考这个失误能不能变成戏剧性的一部分。
某个清晨,杨乐起床时看到董无双满头大汗地坐在地板上,手边的几个球散落一地。他似乎刚经历了一场“战斗”,气喘吁吁,但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神色。
“这么拼?”杨乐惊讶地问,“你这几天都不出门,就为了玩这些球?”
“不是玩。”董无双抬头看他,目光炯炯有神,“是表演。我发现这些球比我想象的有意思,它们就像是舞台上的另一个演员,每一次转动和掉落,都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
杨乐挠了挠头,“听着有点玄乎,不过我相信你。这次又准备搞什么新花样?”
董无双轻轻笑了笑,“不急,等我彻底理顺了剧情,到时候给你个惊喜。”
他确实有了新点子——一个关于失败者逆袭的小品。在这个设想中,他饰演的角色是一个落魄的街头艺人,靠抛接球维生,却总是因为各种失误被观众嘲笑。他用幽默的方式应对尴尬,同时试图证明自己,最后在一次大胆的尝试中意外成功,赢得全场喝彩。
剧情看似简单,但细节打磨却异常复杂。他在镜子前练习了无数遍,从表情到肢体动作,再到每一句台词的语气,都要精确到位。他要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无奈与执着,同时在笑声中找到一丝心酸和感动。
杨乐看着他忙得不亦乐乎,忍不住调侃:“无双哥,你真把自己当街头艺术家了啊?要不要我给你找个路边摊练练?”
董无双笑骂道:“去你的!等我演成了,你得请我吃大餐。”
“行行行,只要你演成,别说大餐了,烤全羊都行!”杨乐乐呵呵地答应了,顺便凑过去帮忙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