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沉默了许久,他很赞同土断,以土断为抓手涤荡一下南方的洪武,建文两朝的旧势力,本来就是他在登基后考虑的第一件大事。

不把南方收拾妥当了,不把自己的心腹安排到各种关键职位上去,他怎么可能放心的带兵回北方。

要知道,靖难之役的结束,不过是他这个永乐大帝生涯的开始。各种问题千头万绪,一个处理不好,刚刚打开的局面就要彻底倾覆。

但朱棣也很清楚,自己不能真的彻底一杆子捅下去,把南方的文人地主都杀光。

不是他仁慈,也不是他害怕会掀起什么反叛,在当今天下,论打仗,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更何况,南方成建制的武装力量早就被他和大明战神一起摧毁的差不多了,地方根本不可能组织起什么有效的力量反扑。

真正的问题根源在于,彻底掀桌子以后,谁帮他治理地方,读书人只出生于地主家庭,这是绕不开的现实。

至于废除徭役,这道政策一旦颁布后,以后修路,修河,运粮这些事谁来做?

长久的沉默后,朱棣把自己的担忧都写给了萧盼盼,同样也告诉了道衍。

道衍并没有立刻给出回答,他也在等萧盼盼这个未来人的观点。

“先说土地丈量,从您父亲建立大明朝,到您现在也不过35年吧。”萧盼盼说道,“这三十五年来,你们大明的总体发展是正向的,说白了,你们还没有进入一个王朝必然要面对的衰落期,最具破坏性的反而是朱允炆在位的那四年。”

寺庙里的应能听到这,惭愧无比的垂下了头。

“但你们大明朝的运气很好,获得了一次纠错的机会,让朱允炆只在位了四年,使得他对整个大明朝统治基础的破坏没有深入下去。”

“什么叫破坏!那叫建文新政!”一众南方地主们歇斯底里了。

“所以,您面对的不是一个团结一致,在朝廷内部拥有强大代言人,在地方拥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豪强集团。所以只要您按照您父亲的鱼鳞册进行一次正常公正的土地核对,我相信您不会遇见什么太大的阻力。”

听到这,朱棣恍然的一笑。这算是他的灯下黑了,而且造成他形成这种思维的人正是萧盼盼。要不是这丫头总是在说庶族文人集团有多强大,他也不会有这种顾忌和担忧。

一旁的道衍也是无奈的一笑,他发现自己刚刚也陷入到了朱棣的那种误区当中。

现在唯一受伤的就是一众南方地主了,然后他们发现自己面对朱棣这个屠夫时,真的无能为力。

“在土地清查完毕后,下一个措施就是逐步的废除徭役,解放生产力。”萧盼盼顿了顿,“先说徭役,你们古代的徭役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地方性的,一种是异地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