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柿子祸事

汉秋蝶 西城的风 2428 字 5个月前

墨霏和墨雨吃惊的看着我说道:“姬烟门主和紫烟姑娘也进了月光之门,还是紧随月初道长进来的?”

“没错,我越来越觉得咱们通过月光之门来到大汉,与化名月初道长的徐福脱不了干系,有机会见到他肯定要问个明白”。说完我抱了抱两人,说道:“天已经亮了,咱们得赶回高都,虽然还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墨柳的夫君夏天就是禽虓所扮,但是根据各方信息判断大有可能,万一他真是禽婋,墨凡和墨柳随时会有危险”。

墨霏没说什么,但是墨雨却一脸忧愁,也不怪她,还不到十八岁就要挑起墨家这副重担。我只好又抱了抱她,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说道:“你不用发愁,有卫哥还有姐姐帮你,一切都会好起来,墨凡可不能出事,如果墨家没了他,将是巨大的损失”。

“我知道”,墨雨咕哝了一句,说道:“几个月不见,说好的小别胜新婚呢?”说完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吻了上来。

就这样,在城门开启前的一个小时,我感受到了小别胜新婚的激情碰撞,刻在记忆深处的珍贵记忆瞬间被点燃。

离开广平,我们策马向高都狂奔而去。广平城距离高都有七百多里,按驭风的脚力,一天可以赶到,但是他们的马至少需要两天时间,无论速度,耐力都无法和驭风相提并论,加上不敢走那条邯郸直达高都的山谷小道,只能向西过滏山进入太行九陉之一的古道滏口陉穿越太行山,然后南下过上党郡长子县回到高都。山路崎岖难行,太阳下山的时候,我们才过了太行山距离高都还有四百多里的一个村庄。

村庄在一个山坳之中,一间间茅草屋在夕阳下显得宁静安祥。在记忆中的地图上,这里属于太行山以西的上党高地,往南不到一百里就是上党郡长子县,长子县到高都还有三百多里。村庄很大足有三百多户,却没有可供行人歇脚的客栈,也没有可供避风的庙宇。秋风的肆虐下,村庄的房前屋后种有上千棵柿子树,叶子已经不多光秃秃的枝干上挂着已经干透了的果实。看着那些柿子树,我意识到来到大汉的第一个冬天就要来临,已经三个多月,从盛夏到了深秋。

钟离找了一家可以投宿的农家,主人是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妻,还有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女子和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女子是老两口的儿媳妇,儿子趁着农闲和几个乡党去了长子县,想找点活干赚点钱贴补家用,离家已经月余。屋内陈设简陋,日子过得不算宽裕。

日子虽然拮据,但是好客的老两口还是给我们准备了一些食物,正是大汉时期流行的蒸饼,只是他家的蒸饼和平时吃的有点不一样,不是略微发黄的白色,而是暗绿色。看我一脸不解,身穿破旧衣服,脸上被劳累刻上岁月印迹的老人尴尬的笑了笑,说道:“粮食不够吃,只能在面粉里面掺上野菜,虽然味道不太好,但是能够填饱肚子,各位要是吃不惯,我让内人给你们熬点小米粥”。说着老人端着蒸饼转身就要离开。

“不用了,老伯”,墨霏接过老人手中盛着蒸饼,已经包浆发黑的笼屉,说道:“把野菜掺入蒸饼本就是寻常百姓的日常吃食,我等怎敢暴殄天物”。说着她把一张蒸饼一分为二,分别给了墨雨和钟离,然后又拿了一张,把剩下的两张蒸饼连同笼屉还给老人说道:“我知道你们生活艰辛,这些蒸饼是你们的晚餐,我们拿两张充饥即可,剩下拿给孩子吃吧”。

老人犹豫了一下,不好意思的接过蒸屉走了。看着老人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家徒四壁的屋子和铺着干草的土炕,我不禁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这就是所谓的盛世吗?”然后接过墨霏递过来的半张蒸饼,咬了一口,一股野菜的苦味窜进了鼻腔,显然蒸饼里不光有野菜,野菜不会有这么浓的苦味,里面应该还掺了树皮。我强忍着把蒸饼咽了下去。

墨霏递给我一碗水,心疼的看了我一眼说道:“真是委屈你了,吃这样的蒸饼是不能去品其中的味道,要一鼓作气的吞下去,感觉会好很多”。说着她咬了一口蒸饼,屏住呼吸快速咀嚼了几下,然后一仰头吞了下去,说道:“这样吃,感觉会好一些”。

我学着墨霏的样子又吃了一口,果然比刚才好多了,没有引起呕吐的感觉。钟离和墨家姐妹一样,把几乎无法下咽的蒸饼一口一口吃了下去,好像根本不受其中树皮苦涩滋味的影响。钟离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对这种食物已经司空见惯,墨霏和墨雨和我一样来自现代,能做到这样,应该是吃了不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