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各执己见

汉秋蝶 西城的风 2150 字 4个月前

“发展墨家学说,取代黄老和儒家学说?”不等墨雨开口,墨霏沉声说道:“宗师想得太简单了,我相信全力扩大墨家的影响力,一定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护。但是你想过没有,一个得到百姓拥护的墨家符合当今皇上的利益吗?真到了那一步,皇帝肯定如做针毡,但凡政策不得民心,墨家振臂一呼,皇位还坐得稳吗?”,墨霏看了众人一眼,最后把目光落到宗师脸上,一字一句的说道:“你们仔细想想,墨家的影响力真到了那一步,朝廷会怎么想,皇帝会怎么想,留着墨家日后和自己分庭抗礼,还是先下手为强以除后患。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怎么做?相信你会毫不犹豫的以雷霆手段消除威胁。你们想借助学堂教授墨家学说以扩大墨家影响力的想法虽好,但是绝对不能这样做,这不是发展墨家学说,而是一条取死之道,墨家因此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危言耸听”,文道宗师不为所动,不屑的看了墨霏一眼继续说道:“当今天下太平,皇上清明,怎么会为难一家传承了数百年的学术流派,你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

墨霏暗道怪不得墨家学说要走下坡路,敢情是因为汉武帝文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有这样一位迂腐的文道宗师。想到他在文道子弟中的影响力,墨霏忍住心中的不快笑了笑说道:“宗师既然认为天下太平,皇上清明,那么我问宗师一个问题,大汉开国功臣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的淮阴候韩信为何会丢掉性命,且被诛灭三族?”

“他是被人诬告谋反,才被吕后诛于长乐宫”,一位文道子弟一边回答,一边得意的看着墨霏,眼神分明在说韩信之死是因为他被人诬告要谋反。

“幼稚”,墨雨没好气的打断了他的话,说道:“韩信表面上是死于功高震主,灭楚之后,韩信就被解除了兵权,自此韩信再也没有带过一兵一卒,就连高祖与匈奴决战时都不带上他,才有白登山大败。一个无兵无卒的虚职侯爷,拿什么谋反?有认诬告,就有人相信,被杀不说,还被诛灭三族,如果连这里面的问题都看不透彻,你这文道也不用学了,学得再好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

说话的文道弟子一脸尴尬,求救似的看了一眼文道宗师。宗师会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韩信功高震主,他虽然手无兵权,但是在军队中的影响力无人能替,高祖怕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因此将借就错借吕后之手杀了韩信,以绝后患”。

“没错,但是韩信并非死于功高震主,而是死于怀壁其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影响力就是被杀灭族的原因。如果墨家也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影响力,墨家学说的对头,比如儒家出面诬告墨家就要谋反,你觉得皇上应该相信,还是不信?”

墨霏这么一说,在场的墨家文道都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冷战,仿佛有一股凉气浸入了身体。墨霏一看心中暗喜,于是趁热打铁说道:“左传有云,匹夫无罪,怀壁其罪,不管是高祖以谋反为理由灭族的韩信,还是你们想要成就的墨家影响力都是一块可能惹来杀身之祸的玉壁。墨家学说根植于百姓,兼爱非攻的思想与大汉统治集团的等级思想天然对立。如果我们用怀揣的这块玉壁尽收天下百姓归心,这样的墨家对于当今皇上而言,就像韩信之于高祖,早欲除之而后快,只是苦于没有那位诬告之人。你们想想,我们应该将这块玉壁隐藏起来,还是召示天下:墨家代表天下百姓的利益,为天下百姓代言,对抗皇权?”

文道宗师和在场的文道都低下了头,过了好一会才有一位十几岁的年青文道长叹了一声说道:“仔细想来,我们的确忽略了一个问题,才让我们都相信朝庭不会拿墨家开刀”。

“说说看”,墨霏看了墨雨一眼,墨雨会意,看了年青的文道一眼,鼓励他说下去。

年青的文道个性腼腆,有点不好意思的轻声说道:“判断大汉朝廷不会针对墨家是基于一个假设:当今的统治者信奉儒家思想,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也信奉儒家亚圣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贱、社稷次之的思想。当今皇上重用儒家子弟,丞相田蚡更是尊儒驱黄老的急先锋,所以我们天真的认为以儒家思想武装起来的统治集团在国家管理过程中会以孟子的这种思想为指导,将百姓视为大汉的基石。但是我们只看到儒家思想对于百姓的这种观点,却忽视了亚圣的另一种观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统治者治人和食于人的对象是谁,不可能是他们自己,只有孟子嘴里称贵的百姓。这才是儒家思想对于大汉百姓最准确的定义,这一说法确立了劳力者百姓和劳心者统治者是不可能有相同的利益。相反墨家却在思想和行动上都代表着劳力者百姓的根本利益,站在劳动者的立场思考并解决问题。这也是墨家在数百年的历史岁月中,无法得到以国君为代表的统治者青睐的根本原因”。

年青文道的话如同旱地里响起了一声炸雷,在场的墨家文道都陷入了沉思,一时间整个房间里没了一点声息,但是每个人的内心都像沸水一样翻腾。这些道理不是不懂,也不是没有人想过,但是这些文道始终站在思维惯性的列车上,不愿意相信,更不愿提及墨家倡导的思想已经站在统治集团的对立面上。现在这种思维惯性被一个年青的文道一语道破,他们的信心可能坍塌。

墨霏和墨雨也没有说话,希望这些文道能想清楚自觉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同时明白韬光养晦并非墨家的选择,而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的决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会出现自作聪明违背韬光养晦的策略,做出可能给墨家带来巨大损失的事情。不过墨霏和墨雨心里清楚,对文道而言打破思维传统不亚一场变革,对于文道宗师为代表的墨家文道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两人不抱什么希望。

沉默了足有十几分钟,文道宗师长出了一口气,眼睛看向墨雨说道:“我们明白巨子和墨凡的良苦用心,也承认我们受思维惯性的束缚。墨家不受君王待见,正是源自墨家固守为百姓代言的传统,也是墨家生存立世的根基。事实上太后驾崩以后儒家独大,为百姓代言的墨家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上。皇帝亲政以前,在朝堂上占统治地位的是黄老学说追求无为而治,政治清明,各种学说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所以在墨家文道心里形成了一种认识,大汉和周一样具有多元思想文化并存的社会政治基础。事实上这种社会政治基础在秦灭六国后就荡然无存。尤其是太后驾崩,大汉的政治气氛急转直下,显著的特点就是弃黄老尊儒术,黄老学说受到了空前的排挤。相比于黄老学说的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的政治主张,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改良,而墨家提出兴利除害,建立平等、安定、人人安居乐业的尚同社会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打破了业已形成的特权与等级的本质,更不可能被统治集团接受。黄老学说不过要求君王少一点权利,对百姓的压榨得轻一点都不能被尊儒术的统治集团接受而被排斥,更何况是希望建设一个人人平等,没有特权社会的墨家思想。所以,我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的社会政治格局已经导致墨家学说没有了继续生存发展的政治条件,被律法禁止只是时间问题。我们这些研究墨学的人又该如何自处?难道要彻底放弃我们的理想,如行尸走肉一样苟活在这个集权的社会?”文道宗师说完长叹了一声,感觉支撑他的精神支柱快要倒塌了。

墨霏知道文道宗师虽然洞悉社会现实,但是让他放下对墨家思想的执念,况且还有一些远比宗师资格更老的文道,他们的态度比宗师更有影响力,统一思想可不容易。于是墨霏说道:“宗师说得没错,但我还是要强调一点,这也是墨凡的意思。作为墨家文道首先要明白墨家学说没有继续生存下去的社会政治条件不是墨家的错,而是不受节制的私欲在社会政治上的体现。数百年来墨家一直受君王的排挤并非墨家学说不够优秀,相反却证明了墨家学说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现在墨家学说虽然少了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是因为人们暂时还没有意识到墨家欲建立的尚同社会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意义,等到人们都有了建设尚同社会的共识,墨家学说自然就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指导思想。如果到了那一天,却发现没有系统的指导尚同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墨家先祖泉下有知会不会埋怨我们?所以你们应该明白韬光养晦并非是让你们放弃研究和发展墨学,而是关起门来以一种不为外人知道的方式研究墨学,发展墨学。我相信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后,一定会等来墨家学说大放异彩的时代,到那个时候墨家学说将成为尚同社会的基石。所以诸位应该明白,想把墨家学说传承和发展下去,我们要选择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而行”。

“没错”,那位年青的文道接话说道:“当今天下除董氏儒术以外,朝中大员信奉黄老学说的人日渐式微,要不了多久这些人就会被排挤出朝廷中枢。真正的推手不是创建了儒术的董仲舒,也不是信奉儒术的朝中大员,而是当今皇上,儒术只不过迎合了皇上集权一统的需要。我观朝中现状隐约觉得儒术也可能只是嫁衣,真正实现集权一统的是法家思想,皇帝谋定了一种阳儒阴法的治世策略”。

阳儒阴法是汉武帝秘而不宣的事情,就连半年以后给汉武帝上书,提出《举贤良对策》的董仲舒可能至死都没能参透皇帝的真实意图,如今却被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文道一语道破,不由让墨霏和墨雨高看了几分。不过墨霏没有想到那些不敢公然顶撞巨子和宗师的老文道把矛头对准了这位年青的文道。几位老迈的文道齐声喝斥道:“墨离,你小小年纪休要胡说,墨儒两家立场对立,朝廷重儒心然轻墨,这种局面自从墨翟创建墨学一直存在至今,并未出现君王颁布法令限制墨学,又何来朝廷采取阳儒阴法的策略一说?”

墨霏姐妹俩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只有十几岁,见识不凡的年青文道居然就是墨离,导致历史上让墨家文道最终与武道分道扬镳的下一任巨子。墨霏记得典籍中看到的记录: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墨家文道将研究方向从社会政治、经济、伦理、认识等范畴逐渐向逻辑学和自然科学转变,最后导致墨家分成研究派和游侠派。严格意义上讲流传到现代的墨家属于墨家游侠的后裔。现代社会永州墨家所谓文道不过是承袭了墨家主要思想观点,想把墨学发展下去的墨家后裔,并没有取得实质上的学术进步。墨离把墨家一分为二后,研究派始终以墨家正统自居,但是一直没能扭转颓势,研究派日渐式微,明朝中后期,墨家第90代巨子墨铧离世前派人将代表墨家的巨子令送到永州墨家,从此世上再无这支继承了墨家哲学和科技思想的墨家正统派别的消息,墨家巨子也成为一个历史称号。

墨霏记得典籍中记录了墨家分派时的一次大辩论,时间大约是三十年,记录是这样的:巨子墨离提出了非命有命,尚同难继的主张,认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非命,先祖墨翟不受儒家陋规,自建墨学是为非命的体现,自此以后,墨家子弟仪仗先祖所成或为巨子、或为统领有违墨家非命思想,因此非命只存在于事物的初始阶段,此后便再无非命。没有非命一说自然也就再无尚同一说。正是墨离提出了这种观点,在墨家内部引起了严重分岐,最终导致墨家分为研究和游侠两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