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历史的迷雾

封建王朝皇位的继承总是充斥着血腥。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这个过程虽然残酷,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玄武门之变,李二不率先动手可能死的就是李二了。

如果非要说谁有错,李渊应该负主要责任。

《大宋宫词》太宗皇帝和他弟弟赵廷美的对话,看似把“金匮之盟”完美的解释了一番,实则只是影视剧里的剧情需要。

实际上,“金匮之盟”是不可能存在的。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时年60岁的杜太后病逝,此时太祖赵匡胤33岁,正值壮年。

弥留之际的杜太后难道能未卜先知,知道赵匡胤和周世宗柴荣一样英年早逝?

公元976年赵匡胤突然驾崩的时候,赵德昭已经26岁,赵德芳也已经18岁了。

并不存在杜太后在临死前所说的什么“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的情况。

而且“金匮之盟”首次在大宋朝廷中正式公开是在太宗即位的第六年,即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九月。

此时已经赋闲在家多年的赵普,不甘寂寞,上书太宗,说出了“金匮之盟”这件“陈年旧事”。

太宗看到奏疏大喜过望,急不可耐地公布“金匮之盟”于天下。

权利这玩意儿,自古以来,不管是谁,一旦粘手,是会上瘾的,不管是谁绝对是舍不得丢弃的。

此时,赵德昭已经“自杀”,赵德芳也已经“病故”。

此时的太宗正在挖空心思准备对剩下的皇位威胁者赵延美动手,但又不敢做的太过明显。

天下悠悠,众口难堵。

做皇帝的往往是更加要脸面。

“金匮之盟”问世一年以后,太宗以“图谋不轨”将最后的威胁赵延美关押于房州。两年后,公元984年即忧悸成疾而死,时年38岁。

赵延美之死是在太宗皇帝首次公布“金匮之盟”一事三年之后的事情了。

倘若“金匮之盟”是真实的,那么赵延美就成为最后一个有资格继承皇位之人。

至此,“金匮之盟”中涉及到的,所有的可以“继承”皇位的人全部被除掉。

从此,太宗皇帝可以高枕无忧了,可以名正言顺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

太宗皇帝最缺什么?

缺的是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在没有遗诏的情况下,继承皇位可以说名不正言不顺。

真正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迟迟无法解决皇位合法性问题的赵二,在即位整整六年之后。

终于在赵普的一番骚操作下,迎来了人生的巅峰。

联想到太祖在洛阳滞留长达近三个月之久,再联想到太祖从洛阳回到东京汴梁城,仅仅五个月之后,便发生了更加诡异的“斧声烛影”。

“黄袍加身”,“金匮之盟”,“斧声烛影”被称为北宋初年三大谜案。

僧人文莹的《续湘山野录》记载,帝和晋王喝酒,帝睡着后,晋王调戏花蕾夫人,被赵匡胤发现,晋王随即用玉斧把太祖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