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近代之耻

华夏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具有巨大扩张价值但工业体系与国防体系相当落后的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选择的最佳对象。

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清朝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曾经的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

封建制度已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现代经济的发展。

明代中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

到鸦片战争前,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华夏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在全国成为普遍现象。

吏治败坏,封建专制发展到了极点。

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

国防空虚,军备废弛。

对外关系上,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着华夏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华夏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

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

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

打破了华夏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华夏由二百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

“鸦烟流毒,为华夏三千年未有之祸”。

鸦片大量输入,使华夏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华夏国内发生严重的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