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天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缓缓开口道:“秦煜说得很有道理。朕认为,为了国家之未来,我们必须改,而且要大刀阔斧地改。”
听到此话,在场的大臣都沉默了。
秦煜微微一笑,接着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个建议。书院还是不要被官府管辖的好,就算要管,最好还是直属内务府,请陛下选人亲自监督,将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中,这样就可以防止有人从中作梗。”
拓跋天宝点头称是,他很清楚,如果把这种权力交到地方官员或者世家大族的手中,他们必然会加以利用。
“至于科举考试,臣认为应该分为文试与武试两个部分。文试就是考学问,武试考武功。如此一来,人才的来源就会更加广泛。”秦煜言罢,声若洪钟,洋溢着勃勃生机,犹如即将扬帆远航的宏伟蓝图,令人心潮澎湃。
“这倒是个好主意!”拓跋天宝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就这么办吧!从今年起,开始文试,而武试则再定具体日期。”
“遵旨!”秦煜大声回应道。他深信,此番筹划,必将为北戎王朝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巨浪。
……
随着秦煜改革计划的推行,各地的优秀学子开始陆续被选拔,走进了皇家书院。书院之中,气氛热烈,年轻的学子们怀揣着梦想,盼望着能在这里改变命运。
“你听说了吗?吏部有个主事说了,以后凡是书院出身,一律不取!”一名来自京城的学子悄声说道。
“我听说了!”另一位同学紧锁眉头,眼中流露出一丝不安,开口说道:他们怎能如此过分?只因我们出身贫寒,便肆意折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