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帝后闲话 医馆规划

皇后摇摇头:“老王妃送来的手书上说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还会有变化,度数就会不同了。现在做多了没用,这副不合适或坏了,就要重新测一下度数。还给咱们弄了个视力测试表呢,上面画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山字,山字口朝哪里就指什么方向,挺有意思的。”

其实杨依依也不懂这些,就是让那波斯来的匠人,根据透镜原理大致制作的。杨依依只知道近视配镜时,用视力测试表。老花眼用这张视力表,有没有用不知道,反正帝后更不懂,这视力表就是故弄玄虚,逗帝后高兴罢了。

皇帝问:“杨七就是花样多,十岁的小女子,不学女红,脑子里怎么有这么多想法。”

皇后道:“有想法挺好的。女红有的是人做。这老花镜却只有杨七能想到,印刷术也只有她想到,这是人才呢。老王妃还说,杨七想办一个专业的妇幼医馆,全用女医,专治妇女孩子,希望得到支持。”

皇帝想了想:“支持,肯定支持。”

皇后也点头:“我就知道,陛下是支持的。世人苦,世间女子更苦,不但有生育之苦,生了女人病,因世俗所困,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

皇帝问:“办妇幼医馆的事,皇后要帮着点。看杨七需要什么?是地皮,还是医书,药材什么的。有什么疑难杂症,让太医院也帮着点支分析。”

皇后道:“是,杨七现在神通广大呢。一不缺钱,二不缺药。她写了一篇规划书,昨日递上来了。”

皇帝一听,来了兴趣,让把规划书拿来看看。戴上老花镜,认认真真地看了规划书。看完问皇后:“初步选好了地址,在通善坊,要通善坊全部的地皮。全部民宅建筑推到,分为四个区域,不但办妇幼医馆,还要同时建普通医馆。另建一座大型客栈,给来就医的家属歇脚用。建一家大型药材交易所,方便掌握药材来源。为什么选通善坊这个地方,有点偏僻呢。”

皇后道:“我也想了很久,根据我对杨七的了解,估计有三个原因,一是越偏僻的地方,地皮越便宜。二是,看病,是个人的私密事,不希望别人太关注。三是,印刷厂、图书馆、食品厂都在那附近,自己用的人看病方便呗。”

皇帝笑道:“皇后聪明,估计就是这么回事。一整个坊的地皮,不好拿吧。里面原住户能肯吗?要妥善安置,不可强行驱逐。”

皇后道:“我叫晋王去办的。每户有两个选择,一是在别的坊给大小差不多的房产交换,补些搬家费。二是给时价,用钱帛买下来。那通善坊是偏僻住处,能搬到条件好些的坊里,大多数是愿意的。也有几个犟头倔脑的,武儿让人给说一通大道理,又给加了点钱,软硬兼施,还是搬了。有御史已经告晋王了,皇上没听说?”

皇帝道:“朕就说呢,有好几个参咱家武儿,说他强买民房,仗势欺人,还没顾得上理会呢。原来是这事,哎,干点什么正经事,都会有很多人出来找麻烦。”

皇后笑道:“又要麻烦宇文基了。我给杨七找的这个姐夫真好,杨七这么多事,有个会营建的能人成了亲戚,可太好用了。咱们的匠作少监,拿着国家的俸禄,到要给杨七私人办事。太亏了,必须让杨七给咱们点补偿。”

皇帝叹道:“我不这么觉得。咱们有五个皇子,五个公主。他们享用着荣华富贵,有着无上权势,除了武儿能做些事,其他的九个没有一个人想着为朕分忧,为国为民做点实事。杨七一个宗族中不起眼的小姑娘,倒有一份男子没有的心胸,图书馆,医馆,都不是营利的买卖。”

皇后道:“杨七就是心眼多,她常说,借鸡生蛋,顺便也把鸡养肥了。图书馆,医馆是不赚钱,可是相关的买卖,却是以这些名义做的呢。不然,她一个臣女,又是宗室成员,岂能同意她做买卖。本朝有律,五品以上官员及家属,不得参与经商呢。英王家李夫人的店铺,经营者名字都不是她本人,而且说是娘家陪送的嫁妆,就这样,也常有人来举报参奏呢。”

皇帝有些意外地问:“照皇后所说,杨七的产业这么赚钱吗?”

皇后一笑:“赚大钱了。城外的印刷厂日夜赶工,明年要首次科举,现在的学子们见书如命,哪里还有讲价的余地。印出的书供不应求,图书馆的借书证都办满员了。食品厂两班倒,各地军营恨不得抢货。图书馆那边的店天天忙着进货。江南的茶叶、干花、丝绸、油布伞、纸张、白糖、精盐。东北的木雕、山货。西南的瓜果、果仁。两广的干果、海鲜干、贝壳。只要能经得起长途运输的,都是一个车队一个车队的拉。自古以来,这长途贸易就没有不赚钱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帝道:“这可不行,原想着让杨七赚点钱,补贴一下图书馆就是了,结果还做成这么大的买卖,这不是与民争利吗?我让人查查去。”

皇后道:“晋王早查过了,英王家安置了四千多名退伍的军士,其中有一多半是伤残的,另安排了两千多名军属遗孀。还建了育婴堂,收容了四百多名战争孤儿。她以后还要建医馆,捐助书院。替大燕养活这么多人,还不许人家做点买卖呀。杨七跟晋王保证了,以后逢灾年捐资,每年抽些钱做慈善。一想到那些浴血沙场的军士,失去家人的孤儿寡母,我就心软了,这事也就这么着吧,不必查了。”

皇帝又叹气了:“这样也罢了,我是行武出身,一将成名万骨枯。晋王常在军中,一听到伤残军士、军属遗孤,自然就心疼了。亏得杨七还有点良心,就放她一马。叫她把医馆办好了,让百姓生活得更好些。”

皇后又道:“杨七说建医馆钱不够,要借钱,给利息。我知道的情况是晋王借给她黄金五千两,老王妃的娘家兰家也出借了黄金三千两,钱两万贯。都是为期三年,利息为每年百里抽二。”

皇帝问:“怎么这些人不掺股,只要利息呢?”

皇后翻翻眼:“建医馆,又不是做买卖,指不定赔赚呢。先观望观望,要是赚钱了再入股,有这借钱的情分在,不是优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