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依依道:“我也觉得余杭好,文士倍出,美女如云,物产丰富,景色如画。我生在都城,江南景色,只在书中见过。江南好,风景旧成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以后有机会,我是要到江南走一走的。”
李二爷听了道:“书中果然有好诗,七小姐有才。不知道,长青印刷厂最近有没有出新作呢?”
杨依依道:“自然有,一大堆呢。曹丕的《典论.论文》,傅玄的《傅子》,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范晔的《后汉书》,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郦道元的《水经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杨玄之的《洛阳伽蓝记》,还有《沈约诗集》。”
李二爷道:“听上去怎么这么杂,什么都有。”
杨依依道:“这不是荆哥现在当了秘书少监了,专管天下图书。托他的福,只要朝廷有的书,他都能借出来。他挑了近三百年来的名人作品给我推荐的。我也不懂这些,就让封先生看着办。不过这些新书都是活字印刷车间出品的,用的是仿宋体。虽不如雕版印刷的书法好看,但是出书速度快呀。我也不白让荆哥忙活,每样印刷好的书赠给皇家藏书楼二十本,堵住那些同僚的嘴。”
小主,
李严听了,微微一笑:“好,以后江南图书馆建好了,我就从杨七小姐这里购书。”
杨依依道:“不光要印刷的书,还要多收集手抄本,显得有文化传承。碰见书法好的,多给他们钱,让他们抄书。”
李严听了道:“好的,我一准照办。就是图书馆建个什么样子呢?难道跟曲池坊图书馆一样?”
杨依依道:“这件事,我推荐一个人。你去见见他,让他拿个主意才好。”
李严道:“你大姐夫,宇文基吗?”
杨依依道:“我大姐夫这阵子在通善坊建医馆呢,每天忙的很。再说他去年刚建了曲池坊图书馆,你让他设计同类型的建筑,容易类同。我说的是大姐夫的二哥宇文础,他在建造上的才华,不下于大姐夫。”
李家人对视一眼,都点点头。杨依依笑道:“今日我收了重礼。必须请众位在这里吃一顿好吃的。吃完饭,我教你们打马吊。”
亲自去了厨房,见有两条鳜鱼,一些新鲜的猪肉,一些羊肉,一些千叶干豆腐,又让人从地窖里取了几根莲藕,几颗白萝卜。把从西北来的孜然,天竺来的胡椒,从西南大山那边的山民手里买来的野朝天椒,两广来的月桂叶、桂皮等拿出来。
李家人是江南人,主食是精米饭。先让人淘了米,蒸上饭。让红豆做了一个绿豆百合汤。杨依依自己不会做什么,脑子和嘴好使。指挥着几个厨娘和两个厨工一顿忙活。
第一道菜,羊肉炖萝卜,这个菜简单,就是有点费时。先把羊肉飞了水炖上,放了一些山奈与胡椒粒,月桂叶。等炖得差不多时,放入切块的白萝卜炖绵软。上桌前撒一点胡芫沫。
第二道菜,红烧肉。这菜不难,就是糖色要炒好看,火候要掌握好。杨依依指挥着厨娘,把选出来的五花三层的猪肉切成马吊牌那么大的块,过了水。炒好糖色,把肉块下锅翻炒,等肉块挂了色,出了油,放入瓦罐里,加了个配好的大料包,扔几块冰糖,适量的盐,加入些黄酒,米酒,水,把盖子封严了,小火慢炖。
第三道菜,鸡汁豆腐丝。把依依食品厂新出的千叶干豆腐切成粗丝,过油炸个半焦,放在炖好的鸡汁里炖一会,再泡一会,让豆腐丝入入味。吃时候,加点芝麻油,孜然粉,五香粉。
第四道菜,杏仁拌菠菜。这个菜最简单。把嫩菠菜和少许胡萝卜丝洗净了,开水一汆烫,再用凉水过冷,放些煮七分熟、去了皮的甜杏仁。切了葱沫、蒜沫、辣椒碎,撒上芝麻,用热油一泼,放点白糖、精盐、陈醋。
第五道菜,一品豆腐。不是平常的嫩豆腐,而是把鸭蛋打个小口,倒出来鸭蛋清,打散了,放入吊好的清鸭汤,用小目的银网过滤一下,滤入浅盘中。用凉水慢蒸,待蛋清略凝,就撤火放一边,不开蒸锅盖,焖上一小会儿。
第六道菜,清蒸鳜鱼。这道菜做法简单,就是把处理好的鱼,放在鱼盘中,用竹签子固定个造型,倒点底味料,放在大蒸锅里蒸半刻钟,再闷半刻钟。把鱼盘取出,倒掉多余的水,在鱼身上放细细的葱丝、姜丝、香菜段、辣椒丝,上桌前,用滚油一泼,倒点杨七配的料汁。这个时节,鳜鱼正肥美,是一道应景的菜。
饭菜好了,杨依依让把两张案几拼在一起,四个人分座四边。先摆上来餐具,四个高脚白瓷酒杯,倒上葡萄酒。
先上了一个果盘,里面有四个林檎。一个干果碟。六个菜按先凉先热,易熟难熟的顺序上。米饭也盛上来,汤最后上。
杨依依道:“请,”一边给各位报菜名,一边介绍这几道菜的妙处,主要是新奇香料的使用。
李家人日常饮食很精细,但杨七是异世来的人,餐饮发展到千年以后,自然比现在高明很多。李家人吃了都觉得不错。
这夜几个人也没睡成,杨七教他们下象棋,打马吊。四个人玩的高兴,到天微明,才觉得困意上头,杨七让早起的下人把几个人送回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