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新皇迁都 风起云涌

陈氏又看了一眼杨侍郎:“反正,家里账上就那些钱,你愿意出多少,直接给三公子夫妇,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吧。”

杨侍郎瞪了陈氏一眼,叫了韩氏、姜氏和几个管家上来,问了家里的情况。陈夫人这些年对家里的事是爱管不管的,都是韩姨娘操持,姜姨娘协助。

陈夫人说了,只要府里不克扣她娘儿们的月例,她也不出头,更没有意见。主要是侍郎府里收入有限,经手也没什么油水,她也想通了,出力不讨好的事,能躲就躲。杨七给她派了不少事,抄底稿,画册页,帮杨蒿经管春劲院的家务。她手里的钱都让杨七给哄走了,帮她置办了不少产业,投了一些生意,光看那些账册,她是既高兴又心累。

杨侍郎看了府里的账,就几大项收入。他的俸禄,中兴城外三处庄子的收息,西市两家铺子的收益,东市两家铺子的租金。支出却多了去了,给宗族出的钱,与各府的人情往来。光这两项就不少了。家里的人口算起来也不少,有一妻两妾,嫡长子杨荀家有一妻两妾,两个孙儿,两个孙女。嫡次子杨蕴在国子监就读,庶子杨芹、杨荫在开阳书院就读,庶女杨荷也是挑剔的,这些人的生活费用,求学费用也不少啊。上下侍候的婢女仆佣,吃穿住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样一看,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杨侍郎拿韩氏出气:“你就是这样管家的?账上有好几处都是赤字,要不是英王府帮扶,咱们府里岂不是入不敷出了?”

韩氏听了这话,跪到杨侍郎面前,硬棒棒地回话:“大人,府中收入就那几项,也不是妾经管的,收入多少,您可以找管事的人查。支出也是相对固定的,每年往宗祠和家学里捐多少,也都是您亲自签了名的,都按数交给族里了。家里的大小主子月例年例都是固定的,您不发话,谁敢增减?与各府的人情往来,都是您亲自过问,自己定的数,妾一点未曾改动。其他大大小小临时出了事情,也都是问过您的,都是按大人的意思办。前些年,夫人在蒿公子府中休养,大少夫人又奉旨跟大公子同去任上,大人才让妾代管着家务。如今,白累了这些年,也没落下一个好,真叫人心寒。今日刚好核账,妾也就把家务交还给大人,另寻人管着吧。”言罢,双手把账本,钥匙递到杨侍郎手里,磕了一个头,低垂着头站到陈夫人身后。

杨侍郎拿着账本、钥匙有些发愣,对陈夫人吼:“你是一家主母,这些事还要我为难吗?韩氏不干,你接手就是。”

陈夫人表情似笑非笑:“大人别发火,妾出身农家,没有见识,当不得您侍郎府的家。以前我当家时,你们大的不满意,小的也不满意。韩氏这些年管得很好啊,我要管,还不如她。您刚才莫名其妙的冲她发脾气,妾也替她不平呢。这个家我是不会再管,上年龄了,操不上心呢。还是请韩妹妹再操上几年心,等蕴儿媳妇过了门,就有人管了。再不济,请个内院管事的就好了。”

杨侍郎气够呛,拉不下脸,只能叫了姜氏:“弱水,辛苦你代管几年。”

姜氏淡淡一笑,接了账本和钥匙。姜氏对杨侍郎夫妇道:“夫人,这是大人让妾接下的,妾不忍看您两位为难,丑话须说到前面,要是管得不好了,您可别埋怨。大人,眼前账上就是这些钱,收入支出也比较固定。要是为长公子买宅子,还须另外想法子。您私账上应该比较丰盈,不会惦记公账上这点钱吧。”

杨侍郎听了这话,一下子沉默下来。刀不割在自己身上,自然不觉得痛。心里暗暗埋怨皇帝,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迁都呢,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武帝自然不是无端的就要迁都,早多少年就在算计了。自从父皇定都中兴,他心里就不得劲。先皇得意坊市制度,整个中兴城全是居民坊,只有东市西市两处市场。又规定五品以上官员不能直接入市,又限制声色场所的发展,武帝本性豪放,贪酒好色,自然觉得闷。为了在父皇母后面前装样,又要端着,半辈子不自在。

小主,

先皇对跟随他的老兄弟和臣子们都很好,赐房赐地的,中兴的大部分好地段都在这些人手里,武帝不敢动。要是一迁都,这些人在中兴的房产地产就没那么值钱了。洛阳城要紧的地方都在武帝夫妇手中掌握,马上升值数倍不止。武帝赐宅赐地,有恩与他们,他们也会对他心存感激,有利于他的统治。

武帝也不是蠢的,他想开疆拓土,首先是要有充足的军费。光靠每年的税收是远远不够的,要广开商路。

英王经营的燕兴邸不错,可以保留。只是英王手持的股份要减到一成,从业人员股份减到一成,做公益的部分取消,其余八成,入国库五成,入武帝私库三成。

从洛阳起,往北修运河至涿郡,往南修至余杭。一路设漕运点,让南北货物流通起来,肯定能挣更多的钱。自己平定了四邻,闲下来也能游游苏杭那样的人间天堂。

宇文太师在家里喝茶,手指轻轻在案几上敲击。宇文诚着急地问:“父亲,咱们在洛阳一点根基也没有,您怎么不着急呀?”

宇文太师一笑:“着什么急,五品以下官员只给五亩的宅基地,没有赏赐,他们都不急,咱们父子都有赏赐,吃住是不成问题的。咱们是新帝提起来的,勉强属于新贵。在中兴,咱们也比不过那些老臣勋贵,去洛阳还好些,那些老勋贵很多在洛阳也没什么产业,咱们正好发挥。”

宇文诚问:“父亲,您的意思是什么?儿子没有想太明白。”

宇文太师又笑了:“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你看人家英王与萧氏一族就不着急,可见早有准备。我找人调查过了,英王果决能干,他们几家的孩子也都是聪明的,这中间却有个隐密的中心人物,就是杨家的七小姐。这杨七小姐在大燕很多地方都有产业,杨家的亲朋好友都跟着借光。就说这洛阳,杨七小姐建了洛阳图书馆,伽蓝书院,还有几条商业街。那陈家的牡丹园、菊梅园,效益很好。陈家与当地旺族合开了七家飞燕酒楼,四处陈氏百货店,规模都是不错的。打听下来,陈家原来是杨七小姐的外家。”

宇文诚有些不解:“英王家能干,陈家能干,杨七能干,可这与咱们有什么关系?人家家产再多,还能明抢不成?”

宇文太师道:“明抢没必要,还是联姻的好。杨七再能耐,不过是一女子,女家为嫁,嫁人了,自然会成为夫家的人。她的能耐与家产,肯定会传给自己的孩子嘛。”

宇文诚想了想:“杨七小姐已有二十五六岁了吧,至今未嫁,想来是自己有毛病,或者个性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