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青涩的情愫

莫无桑很信任王郎中,有了应对侯莫陈琼的说辞后,就安心离去了。走前对王郎中说:“王老头,老夫今天给了你面子,往后,可得对老夫客气点,尤其老夫收徒的事,再不松口,别怪老夫来硬的!”

王郎中只冷笑一声,并不答话。

莫无桑走时,已到了卯时了,众人都没了睡意。杨整把竹桌上倒扣的茶杯揭起来,倒了三杯水,给广宁公主面前推去一杯,又端了一杯放在了王郎中的桌案上,问道:“王大夫,这莫无桑似乎是你的朋友,晚辈看他不是寻常人物,他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啊!“

王郎中将杯中茶水一口饮尽,说道:“这莫无桑你可能不认识,他师父我想你是知道的。他是贞白先生的弟子!“

作为一个历史专业研究生,杨整自然是知道的贞白先生陶弘景的。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道教上清派的代表人物,编写了大量的道书,编订了道教的神仙谱系《真灵位业图》。并于茅山修道期间创立茅山宗。自从贞白先生创立茅山宗以来,历经隋唐、辽宋、人才辈出,是道教中信徒最多、地位最为显赫的一派。

另外贞白先生还是着名的医药学家。南北朝时期,本草学内容散乱,草石不分,贞白先生建立了本草学的统一标准,将当时所有的本草书籍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另着有《本草经集注》流传后世。

杨整不知道的是,他和贞白先生还另有一点关系呢。当初他帮助拓跋皇室逃离长安城,杨忠为了掩人耳目,便杜撰了个谣言,说杨整是被贞白先生的传人看上了,便拜了师,跟着云游去了。如今竟然真的遇到了贞白先生的传人。当然,这是杨整无从知道的了。

杨整心中感叹,自己的运气实在太好了些,先是遇到了王叔和的后人,如今又遇到了陶弘景的弟子,这时期名人辈出,指不定往后还会遇到些谁呢!

杨整按下心头胡乱的心思,又问道:“您似乎和莫前辈很有渊源,贞白先生是南人,我看莫先生举止,也像是江南人士,您是怎样和他结交的?”

王郎中道:“当年贞白先生隐居在茅山,梁帝萧衍一心想请他出山为官,贞白先生是个世外高人,一心沉醉于道学和医学,自然是不愿的,屡次拒绝之后,梁帝还是不放弃,每年都派人来请,直到贞白先生离世,才绝了这念头。贞白先生离世时,莫无桑并不在山中。莫无桑回山之后,并未亲眼看见贞白先生的遗体,山中道童只说是先生留了遗书,自己飞升了。所以,他认为贞白先生一向身康体健,其实并未离世,是为了躲避梁帝才假死离去的。于是,他便开始借云游之名,寻访天下,只为了找寻贞白先生,一直到十年前,贞白先生一百寿诞之际,才放弃。也是那一年,他寻到了甘州,收下了他那短命的徒弟。恰巧,那年老朽因为编写医书遇到瓶颈,正出门访求民间药方,也到了甘州城,机缘巧合之下,替他徒弟诊了病。那需要夜交藤做药引的药方,还是老夫开的呢!”

杨整又问道:“听莫前辈所说,他那徒弟还是走了,莫非还是没有医好?”

王郎中叹道:“也不是,当时是医好了的。莫无桑来了秦州之后,就在天靖山开了个道观,叫玉泉观,他那徒儿自然也跟来了,在玉泉观做了个小道士。小道士感念莫无桑的再生之恩,平日里不仅将道观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师傅的起居。莫无桑好吃,尤其好吃山间的野物。几年前莫无桑生辰之时,那小道士去山里打猎,不甚被毒蛇咬伤,因此丧了命。本来蛇的毒性不大,只是小道士从小流离失所,常常都是饥一顿饱一顿,身子骨实在太差,等莫无桑把他送到老夫这里来时,已经咽气了,从此,莫无桑就再也不过生辰了。”

杨整也是一阵惋惜,杨峰的死都让他悲伤不已,可想而知,小道士的死一定是莫无桑心中难以抹去的伤痕。

王郎中接着道:“莫无桑死了徒弟之后,整个人都像被抽了魂魄一样,整日里除了来找老朽喝喝酒,就是研读道经,钻研武艺。如今他的武艺,怕是世上少有敌手了。前些时日,他在老夫这里喝酒,怀儿也在旁边玩乐,他见怀儿活泼,就和他多聊了几句,没想到这老道士在怀儿身上摸索一番,竟然说怀儿习武的天资颇高,正适合练他茅山宗的武艺,非要收他为徒不可!”

杨整笑道:“您也是家学渊源,令郎身负传承《千症有方》的重任,您怕是不肯答应吧?”

王郎中顿时一脸气愤,恨恨地道:“老朽当然不答应,只是这莫老头坏得很,看说不动老朽,竟在怀儿身上打主意。他成天跟怀儿说他武艺怎么样好,学武怎样好,又说些游侠儿的故事给怀儿听,搞得怀儿现在满脑子都是什么行侠仗义、浪荡江湖,医书也不看了,医术也不学了,真真是气死老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