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11岁完成了童子试之后,差点死掉。
在那次差点死掉的事件当中,我突然发现在睡梦当中的周德良和我这个周小欢实际上是一体的。
他倒霉,我也好受不了,我这边难受了,他那边也会痛苦。
如果那位周德良不幸逝世了,估计我这个周小欢也得不着好。
事情的起因应该就是我这个童子身份,童子试是相对来说比较好过。
在科举考试当中,这个童子试是相当于一个学生身份的认证。
考过童子试之后,那就是童生,就有资格参加更高级别的秀才考试,也就是县级科举考试,简称县试。
考上童生之后,其实还是个老百姓,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待。
只不过是取得了一个参加高级考试的资格,但是如果考中了秀才之后,那待遇就不同了。
就相当于考上编制了,有工资了身份不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所以在老百姓眼中,能够去参加考秀才的童生,那也是文化人,又比目不识丁的他们高一个级别。
而在我看来,这个童子是其实一点都不难,随便从我们这里抓上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
只要不是那种学渣,再对他进行一下繁体字读写的培训,认真的背上几天论语,考上童生的概率至少能到50%。
因为童生的考试,不用考外语,只有语文和数学,数学也就是三四道大题。
语文也就是围着论语出题,也就是一堆的填空题和默写题。
写出一段话,中间空上几个字让你填字。
写上几句话有头有尾,没有中间,让你把中间的几句话填对。
还有名词解释,再加上一篇作文。
但是在古代,能考上童生的考生连2、3%都没有。
首先参加考试的人的老师也就是个童生,相当于小学毕业的学生去教小学生。
也就是能保证这些学生能够正常的读写。
而对论语的解释很有可能连老师都是理解错误的。
再加上书法的问题,连老师都写不出几笔好看的字,再加上考场上紧张,那考卷上的毛笔字就惨不忍睹了。
更头疼的是,那三四道数学题。
实际上,那数学题也就是小学3、4年级的水平。
比如求个长方形的面积,十几个数互相加减。
只不过是用比较绕的文言文给你出题,只要能够看明白题干,列出式子来,那就是计算水平的事儿了。
考卷上的那四道应用题,我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全做出来了。
这半个小时里面还得包括我用毛笔用文言文和汉字列式子写答案的过程。
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计算,实际上不到15分钟我就搞定了。
和我一块儿去参加考试的侄子侄孙们回来告诉我,他们就毁在那几道数学题上。
能答对两道的,就算是高手了。
光一道从1累加,加到70的累加题就把70%的人给难为住了。
大多数的人都是采用1+2再加三再加四再加五这样一个一个算下去。
光是把这个计算过程写在答卷上,就得花上半个小时。算对的人,十个都没有一个。
而我这个数学全对的家伙,虽然作文成绩一般,但是也以我县第二名的成绩成为了一名童生。
随着我的身上有了童生的这个身份,我在周氏家族的地位立刻就不同了。
首先我的衣服就不一样了,我的奶奶亲手给我制作了两件长袍,也叫书生袍。
虽然也就是个棉布的,但是上面没补丁,还有布鞋,头上戴的方巾一整套。
每个月我还有了50块铜钱的零花钱。
我的大伯亲自跑到镇子里面,给我找了一个老秀才给我当老师。
我每天得跑到镇里面去,跟着这位老秀才上课,准备我的秀才考试,也就是俗称的乡试。
乡试的内容就比较复杂了,要考整整一天。
除了各种填空阅读理解和作文,数学的内容也难度增加。
我上课的时候,老师直接拍出一本九章算术,同时告诉我们,考试的时候至少十道数学题。
把这边九章算数摸透了,也就是能答对八九道题,最后的一两道题,那就是凭运气。
为了让我们这群新鲜出炉的童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我们的这位老师直接把当年相似的数学题给了我们一套,让我们自己去做。
我看完所有的题目之后,心中就开始暗笑。
不就是点儿三角面积,鸡兔同笼,还有相遇问题吗?
不看那本九章算数,我都能做出五六道题来,这个秀才考试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毛毛雨了。
我非常自信的认为,靠中个秀才是轻松异常的一件事情。
一天清晨,周德良正在半梦半醒的向镇里面的学堂前进,一只罪恶的胳膊就勒住他的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