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是因为多出来的这七文铜钱让他们觉得肉痛了。
交了钱,很快酒就端了上来。
几个人小心翼翼地均分了。
一个人端着酒杯,酒水沾上嘴唇,然后他就把酒杯放下,轻舔着自己的嘴唇:“我听说有位住在亲仁坊商贾正在招教书先生,给他几个孩子上课.....”
“每月除去管吃管住外,还有两贯的束修。”
其他五个人顿时看着这个人。
有个人摇摇头:“你这消息都过时了,现在已经涨到了三贯。”
三贯!
这让剩下四个人手都有些哆嗦,这可是三斤多的玉京秋。
“给商贾教书,怕是有些不妥吧?”一个人皱起眉头,还是有些矜持。
他还是有些在乎自己的身份,商贾地位不高,和商贾结交,难免会落人口舌。
一人摇头晃脑地开口:“给商贾孩子教书又怎了,他能参加科举吗?”
那人摇头。
“会影响你参加科举吗?”
那人又摇了摇头。
“这不就好了,与他教书,虽然传出去不好听,可又不会真切影响你。”
说着,这人顿了一下,加重了声音。
“你且想想,给商贾孩子教书,或许会遭人口舌,可对自己没有半点影响,但与此同时换来的却是......”
他举起自己的酒杯,在手里晃了晃,轻抿一口。
在表达着什么,不言而喻。
商贾向来不怎么被人看得起,读书人自恃身份,一般也不会同商贾有什么联系。
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原因,他们这群读书人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和商贾有什么接触。
但是.....
他们看了看酒杯中清澈的酒液。
为了酒钱,去给商贾教书,勉强自己去商贾家里吃香喝辣,似乎也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