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仪式结束后,老屋改建正式开始。
张安国把施工队的人分成两拨,一拨人负责搭建临时厨房,另一拨人负责拆除老屋。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厨房可是关系到十几口人未来数月的温饱大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张安国亲自挂帅,坐镇指挥。
虽说这只是个简易厨房,但陈渝这里人来人往,需要时常款待一些亲近之人,所以该有的家伙什一样都不能少。
“陈总,您对这厨房有何特别要求?灶台该如何设计?”
厨房的核心在于灶台,只要灶台的位置确定了,厨房的大小和布局的基调也就基本敲定了。
而张安国之所以有此一问,正是因为他深知其中的关键所在。
陈渝略加思索,心中便有了盘算:
自己对大铁锅炒菜情有独钟,那香味浓郁扑鼻,令人陶醉,因此必须得有一口大的柴火灶。
尤其怀念小时候,那顶罐炖肉的美妙滋味,那香气四溢,至今回想起来都让人垂涎欲滴。
正巧,前天在收拾老屋时,把那快二十年未曾使用的老顶罐给找了出来。这顶罐炖肉可是必须要安排上的!日后,便可尽情享受这美味佳肴了!
故而,还得再砌一口稍小一些的柴火灶。
这两口中柴火灶,是整个厨房的重中之重。
然后,用小桌子搭建一个简易的燃气灶台,原来的燃气灶将就用着,等新房建好后再买新的。
再搬张小桌子作为切菜的台子,把自来水引进来,再买几个大塑料盒作为洗菜之用,整个厨房基本上就完事了。
陈渝一边说,一边在地上画好位置。确定好这些后,就开始砌灶台了。
砌灶台,也叫搭灶台,早些年条件有限,用石块垒砌,再用黄泥巴填隙、抹平而成。
村里有几家人,仍然保留有这种老式灶台,经过岁月的烟熏火燎,整个灶台变得黝黑无比,且灶体、灶台面的黄泥巴也是四处裂开了,一看就充满了岁月的沧桑。
现在条件好了,石块换成了砖块,黄泥巴也用水泥代替了,甚至还在灶台上镶嵌了磁砖,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做清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美观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