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待你不薄,委你以户部尚书重任,掌管天下钱粮,何等信任。”
“如今正值我大明全力革新、大展宏图之际,你却在此时提出乞骸骨,到底所为何事?”
赵好德额头紧贴着冰冷的地面,磕出了沉闷的声响,声音带着哭腔,满是无奈与疲惫:“陛下,臣罪该万死,可实在是有难言之隐啊!”
“陛下您答应了魏国公的军校事宜,新建军校、购置军备、聘请教官,桩桩件件都需大量钱财。”
“还有诚意伯提议的宝钞印制问题,筹备印钞工坊、采购特殊纸张和油墨、培训印钞工匠,处处都离不开银子。”
“更别说宋学士的科举改革事宜,编印新教材、开办书院、资助贫寒学子,哪一项不是花钱如流水。”
他顿了顿,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憔悴与绝望。
“陛下,臣每日为筹措各种款项绞尽脑汁,四处奔波,可国库的银子就那么多,拆东墙补西墙,臣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如今臣深感自己才疏学浅,难堪重任,实在不敢再忝居户部尚书之位,恐误了国家大事,辜负陛下的信任,恳请陛下恩准臣告老还乡。”
此话一出,户部的官员们感同身受,纷纷深以为然地点头。
而其余大臣们则是一愣,显然没想到户部的财政状况已经如此窘迫。
朱元璋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开口道:“起来吧,除了科举改革事宜需你户部出一些银子,剩下的都由咱的内库出,凤阳中都的营建先停了,你看可行?”
赵好德起身,先是一怔,随即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几分哽咽:“陛下如此体谅臣下难处,还愿自掏内库填补空缺,臣实在是无以为报。”
“凤阳中都营建停工,虽有些可惜,但能解当下燃眉之急,实乃明智之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臣定当殚精竭虑,把科举改革所需的银子用在刀刃上,绝不让陛下失望。”
李善长却脸色微微一变,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凤阳中都营建一事,断不可轻易停工。”
“中都乃是我大明根基象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如今已颇具规模,半途而废实在可惜。”
“况且,停工之后,诸多后续事宜难以处理,不仅会影响朝廷威望,还可能引发百姓对朝廷决策的质疑。”
工部侍郎也赶忙出列,神色焦急,语气恳切:“陛下,韩国公所言极是。”
“营建中都的工匠们皆是精挑细选,耗费大量心血才聚集于此,一旦停工遣散,再想重新召集难度极大。”
“而且,已备好的诸多珍稀建材,保存起来极为困难,稍有不慎便会损坏,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朱元璋眉头紧皱,目光锐利地看向李善长和工部侍郎,心里清楚李善长的猫腻。
还未等他开口,徐达已大步上前,抱拳说道:“陛下圣明,此时暂停凤阳中都营建,实乃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
“当下科举改革、军校建设等事务,关乎国家未来的人才培养与军事力量提升,刻不容缓。”
“相比之下,中都营建虽重要,但可稍作搁置。待国家度过这一难关,再行重启,也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