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臣,乞骸骨

刘伯温随后出列,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臣支持魏国公所言。”

“如今国库空虚,财政紧张,若要同时兼顾多项重大事务,恐力不从心,反而一事无成。”

“集中财力解决当下最紧迫的问题,才是明智之举。”

“至于中都营建停工后的诸多问题,并非无法解决。”

“可对工匠们妥善安置,给予一定补偿和安抚,向百姓阐明朝廷的难处与长远规划,相信百姓也能理解。”

朱元璋满意的看了徐达和刘伯温一眼,在心里对他俩点了个赞。

李善长不甘示弱,再次争辩道:“诚意伯,你所言虽有道理,但中都营建停工,影响深远,这责任你我谁能担当得起?”

刘伯温微微一笑,神色坦然:“韩国公,我等身为臣子,一切皆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若因一时的顾虑而错失解决当下困境的时机,才是真正担当不起责任。”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冷峻,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朝堂上争论不休的众人。

良久,朱元璋重重地拍了下龙椅扶手,声音低沉却极具威严:“朕意已决,凤阳中都营建即刻暂停!”

此言一出,李善长和工部侍郎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们还欲再言,却被朱元璋抬手制止:“朕深知中都营建意义重大,也明白诸位爱卿的苦心。”

“但如今科举改革、军校建设等事,关乎我大明兴衰,在这紧要关头,必须分清轻重缓急。”

说着,将目光转向李善长,语气也缓和了几分:“善长,你跟随咱多年,当知咱此举绝非草率。”

李善长心中虽仍有不甘,但也明白朱元璋所言在理,无奈之下:“臣遵旨。”

工部侍郎见状,也只能应道:“臣等定当妥善处理停工事宜,不负陛下所托。”

朱元璋微微点头,接着说道:“此次停工,务必安抚好工匠和百姓。”

“户部拨出专款,作为工匠们……工部选派得力官员……”

“若有谁敢在其中克扣钱财、滋生事端,朕定严惩不贷!”

安排完这些,朱元璋扫视一圈朝堂,说道:“继续奏事。”

怎知,朱元璋说完后,大臣们面面相觑,左右互相打量,似乎都在等待着看还有谁会站出来奏报什么大事。

朱元璋看着大臣们这般模样,心中也是疑惑不解,忍不住说道:“若无它事,那就退朝了。”

就在朱元璋准备宣布退朝之时,一位从五品的鸿胪寺少卿出列,:“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朱元璋微微点头:“讲。”

那少卿说道:“陛下,近日来鸿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