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会试

农家喜宝 豆豆福福 3055 字 1天前

自家人说说也就罢了,她也不是说不起,当着人家小修哥哥的面儿说这些,她多没有面子啊。

“大哥!”喜宝躲到赵大郎后头。

“嗯。”赵大郎抬了半拉眼皮,抬脚想踹,却被赵二郎一个丝滑的后撤步给躲开了。

赵大郎:“......”

“嘿嘿,大哥没想到吧?”赵二郎还得意洋洋的笑道,“我可是练了好久,专防你这一招。”

赵大郎黑着脸,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向前一步,一巴掌呼上了赵二郎的后脑勺。

“咳咳!!”喜宝仰头看天,若无其事的一小步一小步的往李修那里挪,李修也一点一点的往喜宝那边挪,等到两个人衣袖贴着衣袖,才停下来,安安生生的与对方说话。

赵家三兄弟装作没有看见喜宝偷偷摸摸跟人拉手,还有脸像猴屁股一样的李修。

两人聊天倒是没有僭越,只是互相傻笑,你嘱咐我,我嘱咐你。

但赵大郎到底不爽,“行了行了,别闹了,别耽误了时辰,过几日就考试了,快出发,到地方休整一下吧。”

喜宝勾着李修的手有些不舍,这下子要好多天见不到了。

李修紧了紧喜宝的小手,心里是更加不舍,他们好不容易定了亲,这几日天天腻歪在一起,骤然分开,实在是有些难过。

两人情绪都低落起来,赵大郎硬着心肠,驱赶二人:“快走吧,一会儿天都亮了。”

“小修哥哥,你到了那里可要给我写信啊...”喜宝苦巴巴的皱着一张脸。

“嗯!”李修斩钉截铁道。

“小修哥哥...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嗯!”李修点头。

“小修哥哥...”喜宝还要再说什么。却被赵大郎拎着后脖颈,往后一拉。

赵大郎冷硬的声音传来:“快走吧。”

“好好考,都在家里等你们。”赵大郎最后发话道。

李修有一肚子想说的话,最终是还没倾诉出来,就被赵三郎拉着匆匆上了马车。

由于对家里的愧疚,这次赵二郎自告奋勇给他三弟赶马车,送他三弟去考试,嘻嘻哈哈的氛围冲淡了赵三郎心中的紧张。

会试每三年一次,由礼部主持。

每次秋闱,京城的客栈都会被提前几月售空,无数学子纷至沓来,他们有的是年轻人,有的却已经是耄耋之年。

赵三郎还有李修来的算是最晚的一批,好在李家在京城靠着考点的地段有家客栈,解决了三人的住宿问题。

不算殿试,会试一共三场,每隔三天考一次,共持续九天。

会试要比乡试更加严格。每一位考生在参加会试前,都需要向礼部递交自己的“乡试中举”凭证,审核通过后,礼部会发放准考证,准考证上标明了考生的座次编号。

贡院布告会提前张贴,指导考生了解贡院的座次安排、考试时间和注意事项。

考生需熟悉考场流程,避免违规行为。

考生需携带准考证、文房用具、干粮、清水等进入贡院,且携带的东西都要被事无巨细的查看,连馒头饽饽都要被掰开看看。

贡院门口有专门的查验官,对考生身份进行核实,防止冒名顶替。

天蒙蒙亮,寅时时分,考生们就要陆续入场,每位考生按照准考证上的座次安排找到自己的“号舍”。

号舍是贡院内供考生独自作答的狭小单间,仅容一人坐卧,十分简陋。每个号舍配有一张简易木板作为桌子和床,外加一个便桶。

考生在号舍内不得随意走动或与他人交流,且从早到晚,不得提前交卷。

坐定后,监考官会将当天的考试题目分发到各号舍。

第一天的试题为四书五经的经义内容,赵三郎和李修在一个可容纳五千人的考场中,奋笔疾书。

赵三郎在卯时拿到了自己的卷子。

他拿到卷子后审了一遍题,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总算是落了下来,还行,都会!

小主,

他看到对面的一中年男子抓耳挠腮的,面色焦急,眼睛四处乱转,似有什么难处。

赵三郎眼神一不小心与他对上,只见那男子双眼一亮,面露喜色,朝着赵三郎比划了比划自己的砚台,似是那人没有带墨条。

赵三郎眼观鼻鼻观心,开始看试卷作答,根本就不理那人,师父说了,考场如战场,有的是因为一片好心最后把自己也给栽进去的。

对面的中年男子见赵三郎不理他,只好转向其他人求助,终于有人看不下去,抛给了他半块墨条,男子如获至宝,连忙作揖,随后也开始埋头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