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审过后两天,那一批过审的稿件终于走到二审的环节了。
胡为水木大学的华夏当代文化专业教授,应邀人民文学出版社审稿。
经过编辑初步一审,很多稿件已经被筛选掉了,剩下的工作量不大。胡为已经将其它的稿件作了批复意见,只是对着手上的两篇稿件有点发愁,《静夜诗》、《劝学》无疑是很优秀的文章,即使自己研究的是当代文化的,也不得不说一句,不比任何古代的作品差。
但作为杂志的主编,就不得不为杂志社考虑,当今社会主流就是白话文,而文言文已经在上个世纪被打倒了。如果刊登这两篇优秀的文章,会给世人一个误导,原来我也可以写好文言文,将有限的精力分心在学文言文中,这是对读者的不负责。
文章如果没有如此优秀,反而可以刊登,毕竟不会引起很大的波澜。
于是在批复意见写上不建议刊登,文章体裁不符合社会主流,与文化倡导背道而驰。
而另一个应邀的主编陈同则为燕京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专业教授,则对着这两篇文章细细品味,简直不敢相信在现代社会居然还有人能写些如此优秀的文言文。
文字精炼,却能准确的表达出想表达的思想,如此优美的文章,真的让人爱不释手啊。
将稿件在手上把玩一会后,才对稿件作出批语文章相当优秀,具有相当大的教育意义,是不可多得的文章。
陈同批复完后,看着稿件上漂亮的文字,作者在书法上也有极高造诣,起码登堂入室的境界。这个应该是第一手原件,不知道能不能问总编要走,很想收藏起来。
当稿件两位专家主编给出相同意见时,作为总编的李培元会亲自审核一遍,但通常不会提出与两位主编反对意见。而当两个主编意见不一时,就需要李培元亲自审核,并且作出最终决定。
李培元对着两位主编如此反差的评论,一时也有点好奇,于是拿起稿件细心看起来。
当阅读静夜思时,也不由得勾起已经有些模糊的故乡的回忆,似乎曾经的故乡真的不在了,现在的故乡感觉已经物是人非。
当阅读到劝学时,不得不为这文章喝彩,真是妙笔生花啊,里面的道理浅湿易懂,让人感觉很容易做得到,真有教育意义,读之当浮一大白,忍不住再多年几遍,好文章真的是百读不厌。
李培元沉吟不语,其实两位主编说得也有道理,就普遍性来说,白话文肯定优于文言文,而文学是要面向全体人民的,而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一小部分人。
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们不了解当今世界现状与国内情况,就会有以偏概全的想法,没办法,当你不能从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时,这就无可避免。
因为李培元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经常出席各大会议,反而了解华夏的现状。
华夏刚入世不久,需要逐渐的开放一些行业与世界接轨,而文化上的交流会更加频繁。一些好的与不好的思潮涌入国内,对国民思想与国内文化造成很大冲击,所以增强自身民族文化凝聚力刻不容缓了。
由此,政府高层已经多次在重大会议上提出宣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主性与自信心,以抵制外来文化冲击。
这才有李培元对这两篇文章的重视,通过宣传这两篇文章作为一个引子,引导民众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喜爱,引发民众自主学习,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这两篇文章足够优秀能担当起引子的重担,只是据了解作者是一位高三的学生,能继续创作出好的文章吗?
李培元考虑到作者身份,让编辑例行的向对方约稿吧,不要给压力,况且关键时刻也不应该只由小年轻顶上,那些老同志也是时候发光发热。主旨是弘扬民族文化,体裁上可以更灵活,不止于诗歌与文章。
于是便在稿件上写上批复意见:录用,加急,于下一期刊发表,重点宣传,作好文章注释与配图。
叫来秘书,将那些稿件走流程,并吩咐秘书通知编辑与作者朱一帆联系约稿,最后让秘书知会陈同教授稿件是出版社公物,不可私人拿走。
小主,
陈同听罢秘书的转述,他也是与李培元是老关系了,那不知道他在纯忽悠。
于是便到李培元办公室讨价还价,开出几个玩笑般的小条件,李培元就是不松口。陈同算是看出来了,老李是打算自己收藏,便笑骂一句假公济私,人在屋檐下,没办法,陈同败退。
至于被告知录用与约稿的事宜则交到负责初审的二位编辑身上,让他们两其中一个负责。
确认过眼神,李宛瑜与石家诚都是不会退的人,两人都想成为朱一帆的专属编辑。
李宛瑜立马头脑风暴,想出一个必杀技:美人计。于是便抓着他手臂一脸娇羞并对石家诚撒娇道:“石头哥,让我一次好不好,要不我今晚请你吃大餐当补偿。”
对于平常很少接触女孩的石家诚来说,瞬间让他手足无措,心里连呼受不了,连忙对李宛瑜道:“好好说话,好好说话,你说了算。”
李宛瑜看着他窘迫的样子,软弱可欺的模样让人想欺负一下,不由得有点好笑,转换一下表情,大气的拍拍他肩膀,“今晚有空不?我们去吃燕京烤鸭呀。”
看到他点头,便一脸傲娇的离开,哼,老娘一出马,这书呆子不就手到擒来么。
李宛瑜回到座位后,拿出朱一帆的联系方式的信息,先是发邮件告知录用与稿费问题,然后再加他tt好友。好友没加上,应该不在线,考虑到他身份可能是学生,现在也不适宜电话通知,起码要等到他放学再联系。
人在教室坐,大腿从天上来,此时的朱一帆还不知道,他此时还在苦逼的听课,刷题,刷书。
好不容易熬到放学,朱一帆与陈红毅便到饭堂吃饭了,基本上朱一帆已经杜绝所有课外娱乐了,篮球,电视,泡妹子,运动等活动,只为了快点刷完成小说素材。你说苦吧,还真的苦,完全像个机器人一样,但路是自己选的,咬牙也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