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完整本的《通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资治通鉴》!
那个时空,宋神宗即位后,认为《通志》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就召见司马光,大加赞赏,说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亲赐书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还亲自为书作序。
此书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
此书是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成的一本巨着,所谓“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外,几乎都不可以和《资治通鉴》媲美。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着,所谓“史学两司马”。
后人评曰:“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通鉴》不特记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着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总而言之,《资治通鉴》内容思想博大精深,录事求实考信。通古今之变,兼收并蓄,抬遗补缺,从而为学史、研史都不可不读之书,又以其考评前世之兴衰得失,通鉴于后人,有资于治国,而成为国家领导者不可不读之书。
但这个时空并没有《资治通鉴》,或者说因为种种原因,司马光没有完成此书的编撰。也不知崇宁帝是怎想的,许是为了平息朝中的暗潮涌动而转移视线?毕竟,修史编录乃是国之要事,参与者可青史留名,谁不想分一杯羹?
此事第一责任人是辅臣苏辙,具体负责人是翰林院大学士费宏,实际参与编撰的有翰林院、礼部及国子监,若有需要可从各部堂征调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