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巡铺和街道司二司数十人齐齐赶至,秦桧恰巧认得为首那巡检将领,忙不迭的叫唤道:“杨巡检,快快分开他们,切莫伤人。”
倒不是说他忽而看重武将了,而是这杨巡检出身不一般,值得尊敬一二。嗯,此人叫做杨再兴,算是天波府杨家的同脉后辈。
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等,置于州县或边远的数州数县管界。又有刀鱼船战棹巡检、捉贼巡检、巡马递铺、巡河、巡捉私茶盐等,皆掌巡逻稽查。南渡后,分置都巡检使、都巡检、巡检、州县巡检,掌土军、禁军招填教习的政令、巡防盗贼。
沿边巡检司以都、同巡检为正贰官,同样以都监或监押以监护军队,下分设巡检,巡检司拥有属于本司的堡寨和把铺等。沿边巡检司所辖地域甚广,辖域内有多处城寨,巡检司择选数城寨,巡检、监押及兵级于此安扎。
都巡检使位高权重,太祖朝守边名将如郭进、李汉超、何继筠等,到边地任都巡检使,为统军大将,独当一面之仟,“但得沿边巡检之名,不授以行营部署之号“,实则其地位仅次于行营都副部署。
都巡检使,品级为七品,;副使正八品,统兵驻防。掌土军、禁军招填教习之政令,以巡防扞御盗贼。主要职责是募兵御边与维护境内治安。
巡检司根据各地情况所属兵员不尽相同,边远地区人数多些,但一般也就在百人左右。福建路八个州、军二十八员巡检官领兵三千五百人,平均每员巡检管辖一百二十五人。而京城开封府有巡检四员,各领骑兵五十人,步兵八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杨再兴麾下有兵五十八人。这倒不是说其位不符身份,委实是“天波府”已然没落。
大定真正能称得上将门的只有四家,分别为折家将、仲家将、姚家将、杨家将。杨家将在四大将门中最弱,勉强凑数。而前三家将门,在大定朝赫赫有名。
杨家将可从杨信算起,杨信是五代麟州新秦豪强,以武力称雄于一方。第二代为抗辽名将杨业,号为“杨无敌”,因大战辽军力竭被擒绝食而死。杨业有七子,但只有长子杨延玉和次子杨延昭为武将,杨延玉与辽国作战中阵亡。杨延昭一直镇守边关,口碑甚佳。杨延玉和杨延昭算是杨家将第二代。杨家将第三代只有杨延昭之子杨文广为武将,武功远不及先人,其后杨家将淡出历史。
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而这位供备库副使名为杨琪,其祖父是杨重勋,杨业是其伯祖。
但自仁宗朝后,杨家将的实力已经有很大的衰落的趋势。时至今日,杨家将的很多后代中,有不少都沦落为平民。虽然还有一部分仍然在部队里面挣扎,但是权力都不是很大,在军队中的地位较之以往大大降低。
导致这现象的主要因素,还是由于大定所倡导的重文轻武政策,对于武将采取压制措施。武将的地位持续下降,才能与壮志施展不开,军权几乎都收归于中央。纵然在杨家将的内部,是有很多优秀的人员,但是都无法得到重任。
比如杨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