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四维难张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720 字 19天前

总之,此书一出,士林雀跃,文坛狂欢,天下文人士子奔走相告,皆与有荣焉。

嗯,士林至尊,宝书《史记》,号令文坛,谁敢不从。《通鉴》不出,谁与争锋。

此乃普天同庆之要事,当举国贺之。

接下来自是要论功行赏,所有参与编修此书者皆有赏赐,或赐金银丝帛,或升迁重用,在此事上皇帝可是毫不吝啬奖励。

冯过也在封赏之列,且算是打破常规的越级提拔。

科举在殿试发榜后,中式的进士即分甲授官居: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进士可以再参加翰林院的考试,称之为“馆选”,若考取的称之为庶吉士。

本朝初,选进士于六部诸司及翰林院之下观政。翰林院之下者称庶吉士,六部之下者称观政进士。庶吉士专属翰林院,选进士中长于文学及书法者充任。新进士必须通过馆选考试,成绩优异者,才能成为庶吉士。每次所选人数不定。让他们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

参加选举的称为“馆选”,馆选后,中选进士以翰林院、詹事府官高资深者一人进行讲课,称为教习。三年学成后,成绩优秀者留翰林院做编修、检讨,次一等的派出当给事、御史之类的官,称为“散馆”。庶吉士散馆后,便是翰林。

翰林为政府储材之地。正所谓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故此庶吉士号称“储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可见,庶吉士虽然还要坚持三年学习,比其他进士迟些做官,但其地位、威望却比一般进士高。

按照正常晋升路线。从翰林院修撰向上,仍然是走翰林院的路线的话,下一步就是升为侍读、侍讲。如果不是依着翰林院的路线,有可能升为左右春坊庶子、国子监司业等等。

从翰林院侍读、侍讲向上,就是侍读学术、侍讲学士。此时,就有了升为各部侍郎的资格。

但,需在翰林院呆满三年方能内迁或外放,此为定例。

而冯过在翰林院未满二年就得到转迁的机会,实属打破常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