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到这里,他总结道:
“你明白的——早期人肉版大数据治国。”
“那这个是.....”
她发现一张写满名字的纸。
“【新名单】。”
“主要是宋地的,都是我们需要清理的对象。”
他拿出另一张纸给她看:
“平民饿死了那么多人,王族、贵族、地方豪强的粮仓里却依然有这么丰沛的粮食储备,我们每对这样一户存在抄家灭族,就能多挽救几十、几百口平民的生命。”
“而这些个以家族血脉和利益输送为纽带的东西,在地方上歪曲我们的律令,为非作歹,再放任它们,恐怕要盘根错节成了气候,当地普通人的日子就难过了,将来,连朝堂上都必然有它们的位置,科技发展也必然要被拖慢。”
汉代有千年世家,唐代有五姓七望,宋代有寒门贵子,明代有布衣丞相,到了清代,家里连【门】都没有的底层平民范进终于中了举。
“我们清光它们,跳过几个大版本,直接一步到位,少走2000年弯路。”
目光在名单、民务部送来的人口统计表和直接或间接受六国余孽影响的死亡数量统计表上来回,他垂眸:
“这都是为了天下的百姓。”
“再苦一苦七国王族、贵族和豪强,骂名我来背。”
“....噗嗤。”
她发出了悲伤的笑声。
“咳呵。”
陆大古也用笑容掩饰悲伤,乾清宫里一时间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哗啦。”
言归正题,他翻开又一本奏疏。
汉国现在的总人口终于达到了2500万,只待经过几年消化,把新区域恢复和建设好,工业的根基就能扎得更牢固,当然,这还不够,他们仍必须保护好堪堪点燃的火种,在他的老家历史线,英不列颠工业革命时期人口经历了长期的增长过程,1700年约为500万,1750年约为650万,1800年约为900万,1850年约为1800万,其中,在1760年至1830年间人口从610万增加到1310万,这是史无前例的。
小主,
而在十年内,汉国人口总数将超过这一时期英不列颠的两倍,达到至少四千万以上,看上去前途更加光明。
但陆大古认为,还需要考虑到地形和人口密度等问题。
同英不列颠这样以岛屿为本土的海权国家相比,炎华作为陆权国家拥有广袤且多样化的土地和更强大更集权的府政,不可与之一概而论。
他认为在这里搞工业,要真正点火,离开他作为无限军官的保护以后继续发展,条件有三:
其一,足够多的基础人口,需要有高出“临界值”的人口数量来支撑足够庞大的市场,保证工业系统良性运行,维持“火种”燃烧。
其二,足够强的物料运输,广袤且地形多样也就意味着交通方面面临不小的考验,如果不能将炎华大地各个地区联系起来,到最后工业系统还是要面临崩溃、衰弱的问题。
其三,足够好的教育制度,社会风气和人民对科学、对工业的了解至关重要,如果人们普遍畏之如蛇蝎,就会成为发展的灾难。
针对以上三点,陆大古颁布政令鼓励生育,发养胎米粮肉干,建设医馆让专人负责接生,对孩子多的人家给予几年内免税;大修道路铁路,着手建设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建众多公学普及知识,熔炼诸子百家与列国文化,以民族意识觉醒取代原本历史线上儒家维系思想统一团结内部的局面。
迄今为止,他的各项举措成果斐然。
可他仍认为还可以继续改进。
“我们不能允许这些人继续游离在我们的族群之外。”
奏疏上汇报,和北部草原人的地盘接壤的边城区域近几年受到了一定袭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