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透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一个研究。
顾风的心情也变的舒畅起来。
接下来听听点评专家怎么看待这个研究吧。
台上的姜唐教授讲完幻灯。
马上就进入了讨论环节。
这个环节一般就是专家点评和下面的医生提问。
首先是岭南医院的李院士做了一个比较长而且有特色的点评。
他把麦往面前挪了挪,看着自己在稿纸上记录的要点,轻轻咳嗽一声。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髋关节退行性变及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随之升高,对于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但由于应激、麻醉等因素的影响。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高,甚至有约25.0%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会逐渐转变为慢性疼痛。
我们医院姜教授这个研究发现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疼痛在术后24h最明显,且平均分超过4分为中度疼痛,已经影响患者睡眠。因此术后疼痛管理一直是临床关注点。
大夏传统医学认为疼痛病机主要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术后疼痛多因外邪入侵,致使邪留于局部脏腑经络,导致局部气血运行障碍, 致“病久入深,营卫之行遏”,局部凝聚作痛,为邪实所引起的疼痛,属于“实痛”,其发病机为“不通则痛” 。
《灵枢·经脉》中记载“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提出经络对于疾病预防与治疗的重要功效。经络能够交通机体内外,联系五脏六腑,
协调阴阳平衡,推动气血运行,同时还可以传导感应,针刺治疗能够疏通经络,使其发挥正常的功能,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状态。
足三里穴源自《灵枢? 本腧》,又称为下陵、下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经云:“合治内府”,它也是四总穴之一,为气血“百川归海”之穴,有“肚腹三里留”之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消化不良等疾病,行足三里穴位刺激可以有效的起到联络经脉、调理脏腑、健脾和胃、理气降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