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从今天起,大明皇帝君临天下

铁血明骑 省墨 1348 字 7天前

天启元年三月三十,夜。

文华殿内灯火通明,杨延宜和内阁其他几位阁臣一起,在商量着军机处那些师爷整理过的奏折。

他们非但将奏折进行了整理,还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处理意见,这也是朱由校要求的。

而阁臣们,只需要对这些意见进行讨论。认为可行的,批同意。认为不妥的,就写下他们自己讨论过后的方案。

这些奏折中,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请安折,由通政司转过来的,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内容。

而这些也都统一整理过后归档,交由朱由校。

但是他是否会去观看这些,就不得而知了。

其他的各州、府、县的关于本地的雨水、播种、刑事案件等等,这些带有一定有用讯息的折子,由军机处统一誊写到一块儿。

在这些誊写后的奏折中,那些繁文缛节都免了,连抬头都免了。

太祖时期,官员们的奏折是又臭又长,一本奏折往往有上万字,各种子曰、孟子曰,之乎者也,裹脚布一般。

太祖把那些官员叫了过来,狠狠打了一顿板子,才将奏折的格式定了下来,有事就说具体的事。

可即便是这样,朱由校依然十分不满意。

他给出了自己的模板,5W1H。

师爷们听到“5W1H”从朱由校嘴里蹦出来时,陷入了集体的懵比中。

这位小爷还用的还是是英文发音的“达布溜”,这特么谁听的懂?

好在当时杨延宜身在内阁,不然这位小爷就提前穿帮了。

他左右张望了一下,板起脸来说道:“这都听不懂吗?汇报工作具体有哪几项?”

这些久经官场的师爷,愣是被这位小爷给唬得是一愣一愣的。

“就是谁、在哪、什么时间、为什么、具体什么事情,怎样做?”朱由校一边掰着手指头,一边对他们说道。

“如果上面有些没有的,那就不用写,明白了吗?”

师爷们也不知道听懂了没听懂,就这么胡乱誊写了起来。

真正要处理的奏折其实并不多,那需要六部给出具体的意见,并上报内阁批准。

这部分也正是现在内阁所讨论的那些。

以现在的这个工作流程来说,事情处理的速度比以前快了十倍都不止,还没有积压、拖延的问题。

原本还以为这些奏折,要处理一整晚的,但仅仅到了半夜,堆积如山的奏折就全部处理完了。

内阁该批的也都批过了,皇帝本人就在内阁,听他们一起讨论,有时还时不时提出几句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