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宜旁观了片刻,发现这位小爷真是一点就通。
雍正设立军机处的好处,就是方便集权,并且处理事情快速而高效。
朱由校从阁臣们的讨论中,能够飞快的吸取政务处理的经验,并且由他本人认可过后的,当庭就批了红、盖了章。
杨延宜没想到的是,这位小爷把司礼监也搬到了这里。
同时,司礼监原本的作用也荡然无存。
原本司礼监是皇帝用来与大臣们相互制衡,弄出来的玩意。
经过朱由校这么一弄,他甚至都不需要伸手拿笔,只用坐在那里听一听,动动嘴巴,事情就处理完了。
而司礼监也真正的变成了只是批红和盖章的本来模样。
方从哲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处理政务的方式,过了大半晚,他几乎是完全的被惊住了。
在太祖的设计中,是没有内阁的位置的。
他一人独断专行,也就是了。
可成祖没有他这么强悍、这么勤勉,毕竟成祖有个砍人的爱好,三天不去打蒙古人一顿就手痒。
所以成祖设置了内阁这一个机构来协助他处理事情,当然成祖也知道,这是分权。
分权,也就意味着会被权臣架空。
所以在他的设计中,内阁的阁臣,都是官职小而权力高的人。
他试图用这样的设置,来避免阁臣弄权,可是他没想到的是。
他父亲取消了丞相,他弄出来的这个内阁,比丞相牛逼多了。
明英宗时期,内阁有了票拟权。同样的,批红盖印的权力,就落到了司礼监的手里。
而有了票拟权的内阁,在大明有几个时期,是真正做到了架空君权。
“我非相、乃摄也。”这就是张太岳张居正自己说的。
狂,狂到没边了。
为了控制极速膨胀的内阁的权力,相对更容易掌控的宦官,也就被皇帝们推到了台面上,与阁臣们角力。
可在杨延宜提议成立的这个军机处的协助下,阁臣们似乎被架空了。
那些师爷们提出来的意见都极具参考性,可以说是非常的妥帖,他们只需要举手表示同意,就行了。
不同意,那就要讨论出合适的方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