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年幼的姜星沉在初学《孟子》时,并未理解其中的意思。

她不明白,明明先前同父皇出行时,道路两旁乌压压的跪满了百姓,山呼万岁,足见君王在百姓当中的地位。

但书上却将君王看做最轻的东西,并觉得那匍匐于地的民众是最重的。

她拿着这个问题去问父皇,父皇并没有同自己讲什么大道理,而是吩咐冯广给他们乔装打扮一番,出宫看看。

姜星沉永远记得那一天。

平平无奇的马车带着她从皇城一路到了京郊。

一路上她看见了达官贵人们深深的院落,也看见了市井中各色铺子酒楼。

她看见木匠们满身木屑,用伤痕累累的手雕刻出精彩绝伦的物件。

也瞧见冶铁铺子里铁匠们大汗淋漓,一点点将通红的铁块砸成各式厨具。

可越往外走,她的表情也越发凝重。

她看见身子残缺的人缩在街角乞讨,商贩和主顾们因为一文钱争执不休。

同她一样大的小女孩穿着才到小腿的破烂裤子,赤着脚提着篮子叫卖黑豆饼子。

虽已快到傍晚,可夏日的太阳依旧毒辣,烈日炎炎下,农民们头上系着毛巾赤膊在田野里割麦,金黄的麦穗将他们的胳膊和小腿划的鲜血淋漓。

姜星沉从未想过在大齐京城的郊外竟还有这样贫困的地方,连自己觉得平平无奇的马车在那里都显得格格不入。

“晓晓,你看,这就是大齐平民百姓们真实的生活。”

德康帝站在热浪翻涌的麦田前,看着那些劳作的农人久久不语。

他还记得自己刚登基时,大齐才经历过一场极大的战事,民不聊生,百废待兴。

就连京城中都是饿殍遍地,京郊的大片农田也都荒废了。

那满地狼烟的样子至今印在他的脑海中,久久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