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去镇上

冯县令出了事,大家都人心惶惶的,是连半点油水都不敢捞了,真没劲儿。

竟然没有刁难,老王头心里啧啧称奇,拉着老牛赶紧进了镇子。

店铺酒楼不算多,但足以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寻欢作乐;街道两旁摆满了小摊,杂耍没见到,说书的倒有三四个。

“小禾你就在附近逛着,千万别乱跑,我去绣坊一趟。”见侄女对集市很有兴趣,陶三之就让楚禾逛着,自己则拿着媳妇儿和闺女这个月的绣品去西边针线铺子交活。

镇上比以往应该更热闹了,食客议论着不久前的县令之死,也猜测着上任新县令的来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捏着被陶三之硬塞到手里的五枚铜板,楚禾听着路过行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子虚乌有的揣测,费力辨认左右商铺招牌上的字。

迎风翩飞的坊布上绣着书肆二字,牌坊也没有在正中间。而是支起一木板,上面刻着“聚贤堂”三字,再用墨色描摹,立于门口。

书肆不大,入门一副对联贴于墙壁两侧,内里书架五座,有四层,手抄书本和笔墨纸砚分门别类摆放。两侧用柜台围拦,柜台上摆放着时下流行话本,手抄中榜考卷等等,客人并不能进去挑选。

没有书童小厮,只有掌柜一人,见走进的的是个姑娘,也没有拜高踩低,只是态度平平。

楚禾要了几本史传书籍,虽不知历朝史记是否有三分真,但对于当朝皇帝尽是些溢美之词,楚禾翻了几页便没了兴致。

纸张种类不多,麻纸和皮纸放在明面上,宣纸则被放在里间。掌柜的打量了楚禾几眼,抽出一小张宣纸小心放到柜台。

白麻纸正面洁白光滑,背面粗糙,有草秆,纸屑粘附。入潢便是黄麻纸,稍厚,更粗糙。由黄蘖染色,为藏经纸,加腊砑光后可以摹写佛经。

宣纸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软坚韧。不过手中的宣纸应是用楮树皮或沉香木制造,纸质略差。想来青檀皮宣纸技术青涩,产量低且专供皇室和世家贵族。

白麻纸每张二十五文,黄麻纸二十文,而普通宣纸一百文。

没人问也没人讲解,楚禾看完一样掌柜的就收起一样。直到楚禾空手出铺,掌柜依旧神色如常。